近年來,傳統涼席正在慢慢淡出消費者的視野。今夏的酷暑之中,冰絲等各類主打“親膚柔軟”“涼而不冰”的新式涼席格外走紅,成為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消費者的新寵。關于“冰絲”涼席,也引發了專業人士的冷思考。
冰絲涼席“走紅”海內外
打開淘寶APP,就發現今夏多家品牌的冰絲涼席銷售過萬。其中,黃古林、水星家紡、網易嚴選等多個品牌的冰絲涼席銷量突破1萬件。
而在拼多多,冰絲涼席銷量更是驚人。平臺顯示,Huadn旗艦店的冰絲涼席已被搶購100.8萬件。另外,京東數據顯示,今年暑伏期間,平臺冰絲涼席的搜索量同比增長134%。其中,富安娜、九洲鹿等家紡品牌的冰絲床品評價都已超過5萬條。
冰絲涼席不光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認可,同樣也成為海外解暑銷售榜單的常客。歐洲電商平臺ochama的數據顯示,“不夾腿毛的”中國冰絲涼席銷量在歐洲迅速增長,涼席品類7月前三周的銷售量猛漲。在上線其秒殺頻道后,上線4天便已秒殺售罄。
在購物平臺上搜索后發現,冰絲涼席價格相對親民。以淘寶平臺為例,水星、紅豆、夢潔等品牌的多款冰絲涼席售價大多為百元左右。ochama上線的冰絲涼席原價為32.9歐元,折后也僅為9.9歐元。
什么值得買購物平臺家紡品類相關負責人王詩迪表示:“今夏,平臺內涼席類目相關商品GMV(商品交易總額)同比提升高達1151%,呈現顯著增長趨勢,反映了消費者對涼席產品的強烈需求和偏好。其中,冰絲涼席等產品憑借親膚的睡感和親民的價格最受消費者青睞。”
是“黑科技”還是“智商稅”?
“冰絲”到底是什么?冰絲涼席,究竟是涼爽“黑科技”,還是名不副實的“智商稅”?
據了解,目前并沒有相關的國家標準和紡織行業標準來明確定義“冰絲”的概念,“冰絲”只是一種用于營銷的名稱。
在電商平臺搜索,點開幾個銷量大的“冰絲”涼席的銷售頁面,詳情頁通常顯示,所謂“冰絲”面料通常采用化學合成纖維滌綸或者錦綸織造而成,或者采用這兩種纖維與再生纖維素纖維通過混紡、交織等方式織造而成。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產業研究部咨詢工程師宋立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冰感”主要是由于選用導熱性能強的纖維材料,或者添加玉石或云母等具有導熱性的礦物質所達成的;蛘呤翘嵘媪系钠秸群凸饣,以便加快散熱速度。除此之外,使用涼感整理劑對面料進行特殊處理,也可以提高它的熱傳導效率。
雖然“冰絲”可以給人帶來涼爽,但維持時間比較有限。宋立丹介紹,低于皮膚溫度的紡織品面料與皮膚接觸的最初幾秒到幾分鐘,人體會感覺涼爽。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面料溫度和人體溫度逐漸接近,兩者達到熱平衡,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此外,針對涼席面料的涼感性能,我國目前已有相關標準對其進行量化界定。國標GB/T 35263-2017《紡織品 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和評價》要求,只有“接觸涼感系數”這一指標達到0.15以上,才可稱為“具有接觸瞬間涼感性能”。
紡織行業標準FZ/T 62042-2020《涼感面料床上用品》則提出,涼感面料床上用品在“接觸涼感系數”指標上共分為3個等級,其中A級接觸涼感系數應≥0.20,AA級接觸涼感系數應≥0.25,AAA級接觸涼感系數應≥0.30。數值越大,皮膚感受到的涼感程度就越強。
“清涼經濟”大有可為
冰絲涼席的降溫功能或許還有待商榷。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近幾年,“清涼經濟”受眾廣泛,商家大有可為。
王詩迪認為,隨著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日益提高,人們對涼席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基本的降溫功能,會開始尋求不同材質、工藝和功能性的涼席,以適應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和個人偏好,技術的進步為涼席品類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趨勢顯現正是企業研發特色產品的絕佳機遇,企業應快速調整研發策略,以提升品牌價值!蓖踉姷戏治,材質是很多品牌的突破點,通過降低涼感系數,提升纖維密度,促使席面更加光滑涼爽。
例如,水星家紡在今年推出了玻尿酸抗菌牛皮軟席,其采用頭層牛皮精制而成,質感紋路細膩,摸上去如同撫摸嬰兒皮膚般溫潤,并將玻尿酸因子注入鞣劑,通過特殊工藝融于牛皮席表面,讓用戶在睡眠中靜享SPA級護膚。
安膚曼品牌推出的有機硅膠涼席,內芯填充了食品級硅膠和抗菌纖維,柔軟又有支撐感,且硅芯表面做了獨特的蜜巢式結構,有近50000+4D立體透氣孔。此外,面料部分采用酷賽爾涼感絲面料,比普通面料冷感更持久。
自然醒品牌推出的純色涼豆豆繡花款涼席則采用了三明治復合立體結構,分為接觸肌膚的PE涼感表層、中間的吸濕排汗層以及3D蜂窩透氣底層。具有良好的吸濕散熱性能,比普通冰絲零感面料涼感效果更持久。
此外,有業內專家還指出,除材料外,品牌在設計端的創新也格外重要。現代涼席不再僅僅關注降溫功能,而是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審美,推出定制化服務,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還可以融入人體工學設計,提升涼席的舒適度和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