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發布高溫預警,清涼消費熱潮席卷而來,“防曬大餐”“消夏大餐”“降溫大餐”……持續激發“夏日經濟”新活力。防曬衣、空調服、泳裝等多元消費市場迎來蓬勃發展,“夏日經濟”火熱出圈。
消費者對夏日清涼消暑的需求增加,在為相關產業帶來商機和發展空間的同時,也在考驗眾多商家品牌的創新能力與產品質量能否過關,更需要紡織服裝產業鏈上下聯動。與此同時,要接住這一“潑天富貴”,各企業要搶抓新機遇,創意新玩法,增添新活力,乘“熱”而上激發消費“新動能”,持續助燃“夏日經濟”。
五花八門
“升溫”的消暑產品
炎炎夏日,走在戶外,總能遇上不懼酷熱、遮得嚴嚴實實的男女老少,他們頭頂遮陽帽、穿著防曬衣或冰袖,不讓一寸皮膚暴露在紫外線之下。防曬,儼然成為夏季出門前必不可少的動作。防曬衣、防曬帽、冰絲袖套、防曬口罩等服裝和紡織品銷量一路走俏。
“防曬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需要騎車上下班,如果每天沒有防護就出門皮膚肯定受不了。”消費者小杜稱自己為“防曬狂人”。她告訴記者,以前夏天她只知道涂抹防曬霜,現在隨著科學理念的普及和對健康的關注,她的防曬意識已經越來越強,出門的裝備從帽子、衣服再到手套一應俱全。
記者走訪線下多個服裝品牌店發現,防曬衣都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主流售價在100~700元區間,競爭多集中在款式、面料、功能、場景上。而過去防曬用品大多出現在戶外品牌門店,近來男裝品牌也將防曬服作為必爭之品。
“今年涉及防曬科技面料的銷售增長了30%以上。”向興研發總監杜國海指著多款花色亮麗、款式時尚的防曬衣面料告訴記者,這些都是這個夏天深受市場青睞的防曬產品。
除了防曬之外,品牌們還將“冰涼”作為夏季產品的一大賣點。比如,利郎的“冰菠蘿衫”、柒牌的“冰檸POLO 2.0”、七匹狼的“涼感T恤”。
在品牌們爭先為消費者消暑之時,一些服裝企業則恨不得幫消費者把“空調”焊在身上。
位于晉江市永和鎮的街潮浪人服飾,生產出了一款“特制服裝”:在衣服下擺兩側旋轉裝進小風扇,插上充電寶,按下開關,便可任意選擇自然風、舒適風、速爽風,盡享清涼。從安裝到穿著,整個過程只需20秒。消費者亦可輕松拆卸清洗。“這段時間天氣熱了,我們的訂單也爆了起來。截至目前,我們今年已經生產了20多萬件風扇服,主要出口日本、韓國、越南等。”泉州市街潮浪人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柯朝敏說。
同樣生產“風扇服”的晉江市愛情海服裝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華茲,最近亦十分忙碌:“趕貨,我最近的狀態就是持續地在趕貨。”
炎炎夏日,泡在水里大概最過癮了。近來,游泳裝備銷售走俏。“今年上半年,我們的銷售增長超20%,近段時間尤為明顯。”中國洲克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丹文告訴記者,今年全國游泳比賽增加,帶動了市場銷售。而越來越熱的天氣及即將開賽的巴黎奧運會,也將對游泳裝備銷售起到帶動作用。
提前部署
默契的產業上下游
清涼服飾的火爆,與持續升溫的天氣有關,更離不開企業的提前部署。
“今年是我做風扇服的第5年,我們每年到夏季風扇服都賣得不錯,所以我們提早備了面輔料。客戶下單后,就能第一時間完成。”柯朝敏告訴記者,客戶下單后,公司在5~7天內便可完成出貨。不打無準備之仗。這些年來,洲克聚焦賽事營銷,線下通過賽事贊助和展賣拉動,把公域流量轉化到私域。與此同時,洲克聚焦產品開發,拓展品類。因此,除了泳裝,泳帽、背包等游泳配套產品也銷售可觀。
為了抓住風扇服訂單的這波紅利,愛情海可謂做足充分準備。前年年底,愛情海便開始著手成立團隊,引進設備,布局風扇等配件配套。“這些配件產品的技術難度不小,過去主要在廣東一帶生產,本土很少企業做這塊。也是出于這一理由,我看到了市場空間。”張華茲還特地從廣東請了技術師傅,到公司為員工進行培訓。
張華茲認為,打造快反供應鏈,需要對供應商端進行把控。不是密切配合的長期供應商,配合上不一定會十分默契。因此,長期穩定的供應商資源,是實施快反供應鏈的必要條件。如果不能有效與供應商密切配合,不如讓自己成為其中一環。
供應鏈上下通力配合的情況,在防曬服這一細分品類上同樣可見。
服裝生產涉及紡紗、織造、印染、整理、成衣制造等多個環節,向興集團主攻染整,這正是防曬衣生產的關鍵:在染整環節添加防曬助劑,是使面料具備防曬功能的主要途徑。“但隨著洗滌次數的增加,助劑必然會減少,導致防曬效果下降。”杜國海說。眼看面料端難以解決問題,向興決定向產業鏈上游尋求突破。
“抗紫外線,主要有遮蔽光和吸收光兩種方式。”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是向興集團的紗線供應商,永榮錦江研發高級工程師范余娟介紹,在紡紗過程中既添加遮蔽紫外線的無機材料,又添加吸收紫外線的有機材料,再通過改變紗線截面使其更多遮蔽紫外線,三管齊下,從紗線開始,服裝的防曬效果就增強了。
想要進一步提高防曬效果,還可以從紗線的排布密度入手。“通常,紗線排布越密,防曬效果越好,但透氣性會變差;排布松了,布料輕薄,防曬效果卻可能下降。”杜國海說,防曬效果要好,但不能犧牲面料的舒適度,需要兼顧輕薄、透氣,提升消費者的穿著體驗。
為了找到防曬效果與舒適度的最佳平衡,向興集團與永榮錦江聯合攻關,在半年多時間里,對紗線粗細、排布等進行多輪調整,終于找出一個最佳方案。之后的染整環節,向興又進一步添加抗紫外線助劑鞏固防曬效果,并通過在面料中開設小孔增加透氣度。數據顯示:用這種方式生產的面料經30多次水洗后,防曬指數仍然不減。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該款原紗防曬面料制成的防曬衣單品,累計銷量接近300萬件。
主動創新
比拼“黑科技”
據相關機構預測的銷售數據顯示,2024年入夏以來防曬衣的銷售額已達到700億元。事實上,防曬衣不僅銷售空間巨大,利潤也十分可觀。
記者在查閱蕉下招股書時發現,2020—2022年H1的服裝毛利率超過52%,帽子毛利率超過67%。2022年H1,蕉下整體毛利率上升到60.3%,超越了lululemon和李寧。
利潤,意味著“含金量”。換句話說,有附加值的產品才能賣出好價格。
記者來到寶龍商場走訪發現,不少戶外運動用品專柜將防曬衣展示在顯眼位置。“這款產品的最大特點是防曬又清涼,即便多次洗滌,防曬能力也不會削減。”導購介紹。此前,防曬衣大多存在“越洗防曬功能就越弱”的缺點。但夏天出汗多,消費者難免有多次清洗防曬衣的需求。想要減少洗滌次數,就需要“小心翼翼”地穿,這成為消費者在使用防曬衣時的痛點。
針對消費者夏日穿衣需求,向興集團研發出防曬涼感面料,具備防蚊、抗菌、除臭等功能的面料,以及極端天氣下遮熱、防暴曬性能面料。“我們和品牌方密切合作,瞄準市場需求創新,自己做不到的,就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攻關。”杜國海說,向興集團與服裝企業緊密配合,從坯布生產到主動對接品牌方開展創新,近三年來,公司每年投入2000多萬元用于自主研發,年營業額增長保持在10%以上。
現在,防曬+冷感已經成為防曬服裝的標配,也是商家“黑科技”宣傳與競爭最激烈的兩大賣點。畢竟炎熱的夏季,想要說服顧客穿著長袖去防曬,最應該解決的是不透氣性與悶熱感。
“防曬服關鍵還是面料,常規來講就是面料越厚、顏色越深、密度越高,它的防曬越好。但是,這種面料跟夏季的穿衣需求相違。所以我們需要開發輕薄的防曬面料,這個就需要我們科技的加持。”杜國海介紹,向興的防曬科技面料在紫外線數值、紫外線阻隔率、涼感系數、透氣率、耐洗度和克重等六大維度,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天氣、體感、功能和場景下的需求。
一件防曬衣,折射出服裝產業鏈上下游面對市場變化的主動創新。晉江染整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陳肖鋒說:“市場變化快,紡織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傳統生產方式難以為繼。唯有在技術、工藝上求新求變,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奪得一席之地。”
持續升級
產品內外兼修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消費者的防曬需求逐漸從戶外專業防曬向日常防曬轉變,使用需求也開始呈現精細化與時尚化趨勢。為了迎合這種變化,防曬衣也不免俗,不僅拼起了各種“黑科技”,還開始強調時尚度,其場景正在從“泛戶外”變成生活日常。
從防曬服飾的初出茅廬到份額連續倍增,對于品牌而言,防曬服飾產業的升級無疑是當代商業成功運作的典范。但消費品最終還是要回落到消費者,人們或許會為品牌、外觀買單,但是防曬衣最根本的需求依然要回歸到防曬與透氣上。在防曬、冷感等各項硬指標都跑分接近的情況下,場景化開發和外形亮點才應該是商家爭奪的另一處賣點。
事實上,要想在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各家企業僅僅依靠面料技術還遠遠不夠,還得懂得抓取顧客心智、創造使用場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女性用戶的購物決策因素中,好看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設計高顏值產品,講好產品故事是品牌最常用的手法。
“我們去年10月新簽了三麗鷗的IP,比如hello kitty、庫洛米等,這些IP有一定的拉動作用,能夠吸引更多兒童、女性選擇購買我們的產品。”劉丹文說。
此外,隨著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腳步日益臨近,中國體育代表團備受期待的榮耀戰衣也在近日揭開神秘面紗。備受矚目的中國國家水球隊,將身披洲克精心打造的全新戰衣,征戰巴黎奧運賽場,向世界展示中國體育健兒的非凡風采。劉丹文透露,接下來,洲克也將同時推出“龍騰奧運”系列大眾版競訓泳衣,秉承著“中國洲克奧運品質”的品牌精神,讓廣大游泳愛好者切實感受科技與時尚的魅力。無論是專業的運動員還是業余的愛好者,都能在洲克產品系列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享受游泳帶來的樂趣。
柯朝敏也表示,今年公司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款式的擴容上。“我們以前更多的是做工地上穿的風扇服,今年我們做了很多休閑的,比如釣魚時可以用的。除此之外,我們也根據消費者的穿著習慣和需求調整產品的細節,比如加了一些口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