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7月份需求淡季的深入,棉花產業鏈呈現出內外共振、產業鏈共振式下跌走勢。主要原因在于棉花庫存總量充足,供應壓力較大,下游棉紡行業景氣度季節性回落,導致棉花需求量下降。短期內供大于求的格局難以改變,淡季棉花產業鏈仍面臨下行壓力。盡管下半年棉花市場面臨一些挑戰,但價格仍有季節性上漲預期。
美棉受USDA報告影響,高溫干旱氣候預計對美棉產量有影響,最終小幅收跌,整體走勢回穩。鄭棉夜盤高開,預計棉價或進入震蕩區間。7月18日,鄭棉主力合約收于14715元/噸,上漲0.86%,上漲125元/噸。隔夜ICE美棉收漲,主力合約上漲1.49%,報收72.4美分/磅。
棉花半年報
2024年前半年,鄭棉與美棉走勢呈過山車行情,前三個月多逼空,美棉在低庫存的炒作下瘋狂上漲,當時的主力合約突破了100美分,鄭棉在美棉的帶動下出現年內高點。2024年4月開始,美棉大幅上漲之后東南亞地區無法消化高昂的進口棉價,同時美棉庫存也出現了修正,一輪空逼多上演,內外棉價均大幅下行,并分別跌破前低。
2024年1月,鄭棉走勢震蕩上行,漲幅可觀,主力合約價格已經接近了南疆地區的收購成本。這段時間棉價上行的核心驅動在于下游需求的改善,紡企的棉花原料庫存和成品棉紗庫存呈現出持續去庫狀態,織廠棉紗原料也在積極建庫,坯布庫存也在邊際減少。但隨著春節臨近,補貨結束,下游利多因素逐漸弱化,前期交投火熱情況逐步轉向平淡。
2024年2月,美棉大漲,主要受2月USDA供需報告環比調低了全球棉花產量與期末庫存,同時美棉出口進度偏好,導致技術性買盤涌入。鄭棉在春節后有效突破萬六關口,主要是受到美棉提振,但在上破萬六關口之后在16500附近受到明顯阻力,這也反映了市場對年初國內棉花供應量偏大,庫存處于歷年同期峰值,皮棉銷售進度偏慢現狀綜合研判的結果,市場對于“金三”訂單持續性存疑,這段時間鄭棉運行節奏一方面受到美棉影響,另一方面也在反映下游需求的變化。
2024年3月,鄭棉表現基本呈現震蕩局勢,走勢與美棉類似,但表現更為抗跌。鄭棉主力徘徊于萬六關口附近,這段時間核心邏輯仍為需求。同時,4月份的運行邏輯將由需求端切換為供給端,炒作將轉為種植面積與天氣方向。
2024年4月,清明節后鄭棉主力在16500附近構筑了雙頭,下跌至2023年11月底最低點附近,下跌過程中沒有進行喘息,沒有出現像樣的反彈,主要驅動因素在于供給端:第一,2024/25年度新疆棉生長順利,風調雨順;第二,2024/25年度美國、巴西棉花增產;第三,美棉舊作庫存調高。
2024年5月,鄭棉以急跌反彈為主。鄭棉反彈至5月下旬后,主力合約兩次上沖15600元/噸無果,于5月末晚間跟隨美棉出現了技術性的破位下跌,空頭增倉明顯,未出現明顯的支撐。
2024年6月,美棉與鄭棉連續走出持續下跌行情。美棉主力在6月17日夜盤中跌破了自2022年11月開始的為期1年半的寬幅震蕩區間的下沿,觸及70美分/磅。鄭棉主力6月17日近乎光頭光腳大陰線已經跌破了2023年11月最低點,日內沒有出現估值抵抗,空頭情緒激烈。鄭棉美棉均創新低過后,盤面出現了估值抵抗,空頭進行了技術性的止盈。
供應端:國內商業庫存高于去年同期
從供應端看,國內商業庫存持續去庫但仍高于去年同期,今年以來中國棉花進口量同比大幅增加,當前國內棉花資源相對充裕。新年度棉花種植面積下降幅度并不明顯,前期天氣變動也并未對新棉生長產生明顯影響,整體產量或與去年基本持平,關注下半年滑準稅配額發放情況。
淡季深入,棉花需求疲軟
隨著傳統需求淡季的深入,7月以來企業訂單減少,中小紡企限產輪休、壓減產能的情況增加,市場信心進一步走弱。目前內地中大型紡企開機率維持在6-7成,小企業停產放假較多。下游印染行業也反饋開機率明顯下滑,企業有限產和錯峰生產等情況。7月份是傳統消費淡季,市場預期一致看空,棉紗供需關系將繼續寬松,供大于求壓力下,棉紡企業開工負荷或將被動下降,棉花消費量同步跟跌,棉花、棉紗價格或將再度共振回落。
按照季節性規律來看,棉紡織服裝“金九銀十”的備貨期將在8月啟動,預計隨著棉花、棉紗價格跌至低位,庫存偏低的下游企業和貿易企業或將逢低備貨,密切關注下游和貿易商的備貨動向。
需求端有望筑底抬升
需求端來看,5月以來下游淡季特征明顯,在新訂單較少且短的情形下,紡織企業開機率下滑明顯,成品累庫情況普遍。7-8月份市場進入傳統消費淡季,棉紡企業開工負荷下降,棉花消費量下滑;8月下旬至9月份將逐步迎來“金九銀十”傳統旺季,訂單量逐步增加,利多棉花價格。
下半年棉花需求將從傳統消費淡季逐步進入消費旺季,產業鏈景氣度將先降后升,對于價格的影響作用將從利空逐步轉為利好。主要邏輯是下游需求逐步轉淡、紗布庫存高位、生產虧損→紗廠開機負荷降低→棉花需求逐步減少→棉花去庫速度減慢→利空棉花價格;9月份前后下游需求逐步好轉、紗布進入去庫周期、生產盈利→紗廠開機負荷提高→棉花需求逐步增加→棉花去庫速度加快→利多棉花價格。
下半年棉價仍有季節性上漲機會
下半年旺季需求存在好轉可能,對棉價或有一定提振,關注旺季訂單情況,9月前存在季節性反彈機會。雖然國內棉花市場正在經歷去庫存階段,供應壓力逐漸緩解,但7月份是棉紡織市場的傳統需求淡季,預計下游紗布庫存將上升,從而限制棉花消費。因此,預計7月份棉花價格可能小幅下降,8-9月份棉花價格會有所回升。隨著本年度商業庫存的逐步去化,供應端壓力將進一步減輕。
此外,“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即將到來,市場可能提前出現利多預期,這將推動棉價小幅上漲。10月份是新季籽棉采收的關鍵時期,今年搶收籽棉的可能性較小。然而,在軋花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籽棉成本可能會在收購尾期上升,從而促使棉價上漲。最后,12月份國內新季皮棉正式上市,供應端庫存增加將對棉價產生壓力,可能導致其下跌。
后市展望
2024年二季度,內外棉盤面價格重心已經大幅下移。當前國內棉花處于高供給、高庫存、低需求的格局,消費淡季中開工率不斷下滑,成品庫存環比增加,原料端累積,下游采購意愿不強。上游挺價惜售意圖明顯,基差處于5年內同期高位,上下游價格難以傳導,目前美棉價格較低,若近期滑準稅配額下達,紡企則會更愿意購買低價的進口棉,進一步導致國內挺價的貿易商認賠出貨,現貨價格下跌,商業庫存下降,鄭棉有可能受到最后一波沖擊,確立年內底部。如果近期沒有下達滑準稅配額,則內外棉價差收窄的時間將會推遲,即新棉上市期可能會出現年內底部。此外,三季度重點關注天氣擾動對美棉優良率、棄收率以及新疆棉單產的影響,我國新年度產量是否會出現預期差。
綜上所述,鄭棉可能會進入震蕩區間,但是否會反彈取決于多種因素,后續需關注外盤走勢、天氣氣候對產量影響、國內下游需求轉差及成品累庫帶來的邊際利空影響。因此,對于鄭棉是繼續調整還是有機會反彈,需要進一步觀察和分析市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