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懸垂、彈性、保形……創新纖維的深入應用,正在為時下的牛仔服注入全新生命力。纖維材料還將為牛仔服帶來哪些可能性?
6月17-21日,以“彈”舒適牛仔為主題的纖維之路——2024年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對接交流活動舉辦。
活動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華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峰化學”)共同舉辦。一批名來自上游化纖、紗線企業的代表走進浙江、廣東的多家牛仔面料企業。“供需對接”,大家一起探尋流行纖維在牛仔面料中如何更好地應用,尋求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協同開發的思路與模式。
氨綸融入讓牛仔更“彈”
幾十年來,我國牛仔服產業快速發展壯大,形成了廣州增城區新塘鎮、佛山均安鎮等知名的牛仔服產業集聚地。以新塘鎮為例,這里是全國最大的牛仔服生產基地,擁有2600多家牛仔制衣及相關企業,每天生產牛仔系列服裝250萬件,占全國牛仔服總產量的60%。
牛仔服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產業鏈上游的原料和中游面料。隨著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與創新,目前,我國牛仔面料已經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原料豐富多樣,科技賦予了機能感,時尚與環保交融。
其中,氨綸的融入給牛仔面料帶來了一場“彈性革新”。在一條牛仔褲中,如果加入3%-5%的氨綸,褲腿將不再緊繃,而是富有彈力,能夠“運動隨形”,給消費者帶來更多舒適感。
“氨綸在各種機織布中有廣泛應用,為面料帶來全新的觸感。”浙江七星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武介紹說,公司主要生產各種高檔服裝面料,包括32支、100支純棉面料,有彈性和無彈面料,以及各種新型纖維混紡面料,日產各類時尚服飾面料30萬米。
“公司的千禧氨綸已廣泛應用于牛仔面料中。”華峰化學市場發展經理邱品纮介紹道,“與常規面料相比,千禧氨綸和Sorona M1A的組合能夠有效提升牛仔面料的吸濕排汗性能和保持形狀的性能,并降低氨綸的滑移現象。”
華峰化學是氨綸行業標桿企業之一,擁有浙江瑞安和重慶兩大生產基地,年產能達到32.5萬噸,位居國內第一。其旗下的“千禧”氨綸廣泛應用于高檔內衣、泳衣、牛仔褲、襪子、休閑運動服,同時也應用于醫用繃帶、織帶和衛材等領域。
華峰化學市場總監王建波表示:“在擴大規模、推動創新發展的同時,我們非常注重品牌建設,致力于與終端品牌方直接對接,不斷提升千禧氨綸的知名度。參與纖維之路對接活動后,千禧氨綸得到了更多品牌的認可。我們希望進一步加強千禧氨綸與牛仔服及面料企業的合作,為下游品牌提供優質產品,進一步提升纖維及紗線品牌的軟實力。”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歐陽夏子表示:“牛仔產品本身擁有時尚基因。通過把趨勢研究與發布積極融入時尚供應鏈,可提升牛仔產品開發與時尚設計能力,引領時尚綠色消費,展示牛仔布產業的時尚內涵和文化精髓,講好中國牛仔布產業的時尚故事。”
流行纖維讓牛仔更“潮”
“30%棉+30%萊賽爾纖維+40%聚酯滌綸”“30%棉+40%粘膠纖維+30%聚酯纖維”……
如今牛仔面料的成分,越來越多樣化;牛仔褲的風格,越來越時尚化。
萊賽爾纖維的應用,讓牛仔褲更有懸垂感、更輕薄透氣、更綠色環保;功能性聚酯纖維的應用,讓牛仔褲具有更強的耐磨性、更好的吸濕快干性……
牛仔面料企業對此感受深刻。
浙江金梭紡織有限公司主營中高檔牛仔面料,產品遠銷全球70多個國家。該公司研發部主管童小勝介紹,公司開發了仿針織牛仔面料、萊賽爾輕薄超柔軟牛仔面料、保暖牛仔面料等多種差異化新產品。“通過運用各類創新纖維材料開發差異化產品,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牛仔面料生產、坯布染色、服裝出口等。該公司董事長黃友洪表示:“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此次交流為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纖維和紗線端的創新,能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產品突破。”
佛山市馬大生紡織有限公司集牛仔面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營銷于一體。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崔向海介紹,公司近幾年加大了化纖原料在牛仔面料上的創新應用。
佛山市致興紡織服裝股份有限公司主營高檔牛仔面料。該公司開發部主管關君初表示:“消費者總會提出新要求,促使牛仔面料不斷迭代升級。牛仔是一個兼顧時尚與舒適的行業。我們不僅要選擇創新的原料,還要做好產品設計,做多元化的時尚。”
佛山市立笙紡織有限公司擁有生態友好、智囊科技等多個牛仔面料系列產品。該公司總經理陳世英介紹,公司的科技牛仔面料系列注重功能性,運用了多種具有不同功能的化纖。同時,公司致力于在綠色生態和產業發展中尋求平衡,近幾年加大綠色化學纖維用量,比如可持續發展牛仔面料所用的原料,是對廢舊紡織品進行再利用的再生纖維。
極豐紡織(廣州)有限公司年產中高檔梭織、牛仔面料、針織面料2億多米,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其面料品類十分豐富,涵蓋棉、麻、滌綸、錦綸、粘膠纖維、萊賽爾纖維、莫代爾、腈綸等各類純紡、混紡、交織等梭織和針織面料,以及特氟隆(三防)、免燙、吸濕排汗、防水透氣、抗菌防臭、抗紫外線、阻燃等功能性面料。
該公司營銷總監方君表示:“近年來,化纖在公司面料中的使用比例明顯增加,新材料的運用增加了產品的多樣性。牛仔非常貼近消費者,比如個人手工設計很容易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通過上下游的聯合創新,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也能將產品理念更好的傳達給消費者。”
產業鏈協同創新是趨勢
從纖維著手,加大開發功能性、差別化紡織品已成為紡織產業鏈企業的共識。
自2012年首次發布以來,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始終致力于將國內最新、質量最好、差異化程度最高、國際領先的纖維新材料傳遞給下游企業和用戶,并逐步將纖維流行趨勢與紗線、面料、服裝、家紡等下游流行趨勢和產品開發、品牌對接結合起來,持續推動紡織全產業鏈創新。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靳高嶺表示:“中國纖維流行趨勢持續發布,已成為引領紡織產業鏈價值提升的重要引擎。”
作為重要的延伸活動,纖維之路——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對接交流活動已開展三年,走進北京、福建、廣東、上海,組織重點化纖企業與數十家下游企業及品牌進行交流對接。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市場推廣部主任王永生表示,該活動從面對面傳遞纖維新技術、新品種,深入了解下游企業研發痛點、難點,到探討多方協同創新的可行路徑,再到提出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整合,致力于搭建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溝通橋梁,不斷為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
可以說,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已是大勢所趨。
“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包芯棉紡織品供應商之一。”天虹國際集團副總裁周霞表示,“未來的材料,將是可持續發展、功能性和時尚性并重,通過整合上下游優質資源,共同攻關新技術難題,快速開發新產品,打造緊密配合的供應鏈。”
“通過參加對接活動,我們感受到化纖領域的巨大變化。未來,化纖將在牛仔用紗線領域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天虹國際集團牛仔營銷部銷售總監王剛說。
“我們此次了解到很多創新纖維,對產品研究方向形成很大啟發。”廣州市誼興紡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鋒林表示,“紡織產業鏈上并不缺創新的企業和創新的想法,這些想法就像一顆顆珍珠一樣,纖維之路對接活動能將這些‘珍珠’一顆一顆串起來。今后,我們會更加關注流行纖維,為面料創新注入更多活力。”
“我們一直深耕差異化牛仔面料市場,與實體品牌、電商品牌、小眾潮牌、專業市場客戶等均有合作。參加此次交流,我們收獲很大。”廣州大正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凱表示,“我國纖維在創新、認證、營銷等方面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接下來還需要時間慢慢沉淀。我們期待與纖維、紗線企業共同設計好產品,并在品牌中得到更好的推廣和應用,從而不斷提升國貨的自信。”
“我國化學纖維的產量占全球比重已超過70%,頭部企業也越來越重視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產品服務能力建設。我們期待,纖維端、紗線端與面料端能更多地進行融合創新,共同開發一些前沿產品,在創造需求、引領消費的同時,共同推動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靳高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