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期間,美元指數連續大漲,6月7日和6月10日單日分別上漲0.79%和0.18%,假期后的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一步走低。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一步走低
6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即跌破7.25關口,截至今日(11日)上午10:17,盤中最低跌至7.2531,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下跌105個基點,創下去年11月16日以來的新低。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7.27關口。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計算的2024年6月7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9.49,按周跌0.30%;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105.24,按周跌0.29%;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4.02,按周跌0.29%。
端午假期期間,美元指數連續大漲,6月7日和6月10日單日分別上漲0.79%和0.18%。美國當地時間6月7日公布的2024年5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遠超預期,美元指數大漲,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進一步降溫。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呈現“對美元貶值,對一籃子貨幣升值”的態勢。相對大多數非美貨幣而言,人民幣對美元跌幅有限。
人民幣匯率走勢或繼續溫和偏弱
中金外匯指出,穩匯率政策或隨外匯市場預期變動而調整,人民幣匯率走勢或繼續溫和偏弱。在美聯儲降息交易重啟前,人民幣匯率可能會維持“對美元雙邊匯率貶值,對一籃子貨幣升值”的態勢。而在降息交易重啟后,人民幣匯率對美元雙邊匯率的壓力或有所減輕。若美元表現偏強,人民幣匯率有望在主要貨幣中表現靠前。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相比今年4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的預期上調0.4個百分點。海外觀察人士紛紛表示,國際機構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凸顯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足、增長前景樂觀。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由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泰國央行、阿聯酋央行、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香港金管局聯合建設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進入最小可行化產品(MVP)階段。上述司法管轄區內的貨幣橋參與機構可結合實際按照相應程序有序開展真實交易。
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320億美元,較4月末上升312億美元。另外,中國5月末黃金儲備7280萬盎司,與4月末持平,此前央行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俄羅斯外貿銀行副總裁奧莉加·巴莎于6月7日表示,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和儲備工具的地位正在增強,當前國際支付領域的重要趨勢之一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獲得積極使用,其影響也在擴大。”她強調,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國際項目的人民幣融資也提升了人民幣國際地位。巴莎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俄中經貿發展。
或將利好我國紡織服裝出口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158.4億美元,同比增長1.4%(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4.8%),增速較1至4月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571.3億美元,同比增長2.6%(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6.1%);服裝出口587.2億美元,同比微增0.2%(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3.5%)。
5月當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全球出口261.3億美元,同比上升4.7%(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8.2%)。其中,紡織品出口128.9億美元,同比上漲8.1%(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11.7%);服裝出口132.5億美元,同比增加1.6%(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4.9%)。
綜上所述,未來人民幣溫和偏弱運行或將利好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進一步彰顯經濟發展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