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3060”目標的指引下,在中國纖維零碳行動、綠色纖維標志認證的不斷引領下,在下游環保需求的持續推動下,中國化纖行業從更宏大的產業生命周期出發,從紡織源頭發力,推動整個行業積極構建可持續時尚循環體系。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是今后乃至相當長時間的大勢所趨、潮流所向。
6月5-7日,2024yarnexpo大灣區紗線展現場,“綠色纖維新材料主題區”首次亮相,豐原生物纖維、保定天鵝、江蘇海科、蘇州春盛、江蘇垶恒、江蘇三聯、紹興金笙、福建永榮錦江等諸多纖維紗線企業圍繞綠色原料、綠色工藝、綠色生產等展開積極實踐,不斷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致力于從源頭推動紡織工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用科技創新為下游紡織產業鏈注入綠色生產力。
源于自然 生生不息
玉米、秸稈、樹木、竹子、花草……隨著紡織科技的不斷進步,在化纖領域,萊賽爾纖維、聚乳酸纖維、竹纖維、菌草纖維、玫瑰纖維等各類天然纖維層出不窮,“大自然”也能穿在身上。走進綠色纖維新材料主題區,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正以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
憑借原料取自可再生木材、生產工藝環保、廢棄物可降解,具有良好的吸濕性、透氣性、柔軟性和懸垂性,能與多種纖維混紡等優異特性,萊賽爾纖維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纖維”,擁有廣闊的市場的前景。“我們是國內率先實現lyocell纖維產業化生產的企業,并創立了自主品牌“元絲”,目前擁3萬噸/年產能,到年底預計產能達到6萬噸/年。”保定天鵝新型纖維制造有限公司經營部經理閆光明說道。據了解,近年來,保定天鵝不斷研發創新、突破關鍵技術難題,產品種類不斷增多,打造出普通型萊賽爾纖維、細旦萊賽爾短纖維、萊賽爾抗菌纖維、萊賽爾纖維絲束、交聯型萊賽爾纖維、萊賽爾短切纖維、萊賽爾阻然纖維等多元化產品矩陣,可廣泛用于服裝、家紡、醫用敷料、無紡布等多元化領域。
在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展位上,許多下游客戶對公司的聚乳酸纖維非常感興趣。據公司銷售部副部長陳寅川介紹,作為生物基材料,聚乳酸纖維以玉米、秸稈纖維素為原料,具有低碳、環保、無毒、可降解;抑菌、抗螨、防過敏;親膚、難燃、不回潮,以及抗紫外線等優越性能。其織物尺寸穩定性好,集棉的舒適與保暖、粘膠纖維的懸垂、滌綸的強度和真絲的手感于一體,可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紡、裝飾、衛材和產業用等領域。“目前,集團公司已掌握了以秸稈為原料的生物發酵技術,實現變廢為寶,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發展。”陳寅川說道。
江蘇三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生物基、功能性差別化纖維定制專家”之稱,此次主推彈力棉感纖維MTY,其是三聯新材料自主生產的非氨彈性纖維與另外一組纖維經過特殊工藝進行復合而成的纖維,具有永久彈性與自然棉感,包含PBT型、PBT/PET雙組分型、SORONA型,支持定制,該纖維已廣泛應用于彈力T恤衫、夾克衫、休閑褲、織帶等;雙組分彈性復合絲具有永久性螺旋卷曲彈性,產品規格有S400(T400) 、SL400 (T8或T800);以及暖陽、涼感、微多孔、超中空、石墨烯改性、薄荷、氣凝膠、再生仿醋酸、超吸濕、抗靜電等功能性纖維。
綠色聚酯 循環時尚
滌綸作為紡織行業中的重要材料之一,憑借其強度高、耐磨、易染色、易清洗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服裝、家居、工業、建筑等領域。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滌綸采用從石油等化石燃料中提取出的聚酯材料制成,似乎與環保并不搭邊。事實上,在可持續發展浪潮下,我國滌綸行業早已掀起“綠色革命”,滌綸制品不僅實現多次循環回收利用,還能自然降解,形成低碳循環發展體系。
以“保護環境,創造綠色地球”為目標,蘇州春盛環保纖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再生滌綸紗線和差別化及功能性紗線,具備10萬噸滌綸長絲的年生產能力。本次展會現場公司主推的可降解生物纖維,是在滌綸紡絲生產過程中按一定比例添加有機生物降解母粒,制成可降解滌綸纖維,加速滌綸纖維在充滿厭氧生物的填埋場中(垃圾填埋場或深海)的降解,不受水洗染整等影響而失去降解作用。“這個產品的突出優點是,不改變現有常用滌綸下游加工生產的流程和參數條件,不需要投資購置任何新的主要生產設備,保持常用滌綸的產品質量,不影響多次的回收循環再生利用,完全滿足垃圾分類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要求。”蘇州春盛環保纖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翁建男說道。
作為中國紡聯復合功能差異化滌綸短纖維產品開發基地,江蘇垶恒復合材料有限公司—BHF博恒,秉承“為健康生活提供優質纖維,成為可持續價值的踐行者”的使命,致力于為產業鏈提供可持續的優質產品解決方案。本次展會現場,圍繞“⽆界、⾃然、未來”品牌定位,BHF博恒推出的Ternura®柔軟聚酯纖維、LanaSense™仿生聚酯纖維、LeadingColor®原液著色聚酯纖維、BHF Coffee咖啡聚酯纖維等差異化、功能性滌綸纖維產品,引起下游客戶廣泛關注。“Ternura®柔軟聚酯纖維一種蓬松、柔軟、擁有柔和的光澤且不易起毛起球的聚酯纖維,具有很強的舒適性。BHF Coffee咖啡聚酯纖維采用咖啡渣經碳化后提取其納米因子添加進紡絲溶液中制成,實現變廢為寶,具有遠紅外發熱功能、抑菌效果好,自帶天然咖啡色,色澤柔和高級。”公司數字推廣部經理李唏瑋介紹道。
從“海科云絨”成為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專用填充纖維,到石墨烯云絨、石墨烯量子點云絨等產品的成功面世,再到海科二期年產9萬噸再生滌綸差別化短纖維項目順利開工建設……江蘇海科纖維有限公司用實干實績踐行讓再生資源重獲“新生”,訴說其專注再生三維中空填充纖維賽道的決心。據該公司總經理李辰昊介紹,“海科云絨”采用3A等級再生瓶片材料,生產全過程不添加化學熒光增白劑,因其中空度達到30%左右,與同類產品相比更加輕盈,且具優越的保暖性和蓬松度,其超越同產品的舒適性能。
場景驅動 功能加碼
不僅綠色環保,還兼具多元功能?深入了解綠色纖維新材料主題區的展商,可以發現許多驚喜。隨著新領域、新業態、新場景加速創造,纖維紗線企業立足向下游需求,不斷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破解技術難題,以科技生產力為美好品質生活注入澎湃活力。
作為全國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已打通從“苯——己內酰胺——尼龍切片——尼龍纖維”上下游產業鏈,產品廣泛應用于服裝、運動、休閑、健康、醫療、汽車等領域。此次重點推出消費后再生錦綸—愛賽綸E-SUNLON®系列產品。據公司合伙人/品牌與商務部高級經理闕丹介紹,消費后再生錦綸—愛賽綸E-SUNLON®目前在市場上銷售情況良好,產品主要以廢舊服裝面料為原料,經全新增壓技術脫色+組分分離等一系列步驟,實現再生材料高精技術的突破,形成了從廢舊紡織品—消費后再生切片——消費后再生纖維——紡織成品的“綠色閉環”。聚焦實現抗菌消臭、抗病毒、涼感吸排、遠紅外蓄熱、防紫外線、負離子發射、保濕護膚、抗起毛起球等功能,現場還推出功能性系列產品錦康紗®,以多元功能滿足消費者多場景需求。
紹興金笙紡織品有限公司此次主推NILA尼拉——雙組分彈性聚酰胺復合長絲、SORONA索羅納PTT\PET雙組分彈性聚酯復合長絲。該公司銷售經理黃濤介紹,NILA尼拉是基于雙組分專利技術的自卷曲聚酰胺紗線,專為結合獨特的新式美感和觸感的服裝設計,具有一定的彈性拉伸。同質異構復合彈性聚酰胺纖維在耐磨、透氣、輕柔、涼感方面會優于同質異構復合彈性聚酯纖維,同樣具有生物基概念。另一種SORONA索羅納PTT/PET雙組分彈性聚酯復合長絲中的SORONA取材于天然可再生資源,PTT/PET雙組分彈性聚酯纖維受熱后會產生永久的物理機械彈性,可以代替面料中的氨綸,達到兼具彈性和高回復的效果。
在交流過程中,yarnexpo大灣區紗線展新開辟的綠色纖維新材料主題區,多家展商都表示大灣區一帶擁有許多頭部紡織企業和高端服裝品牌,這些客戶對于新理念、新技術、新趨勢的接受能力強,隨著消費升級驅動,許多面料、服裝企業開始把目光放在纖維紗線源頭,有著較強的研發創新實力,從展會現場接待的客戶情況來看質量非常高,大部分都是有精準需求的。
展會現場,綠色纖維新材料主題區的首次亮相,引發產業鏈下游客戶的廣泛關注。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來越多的纖維紗線企業以身入局,將綠色環保理念深植企業基因,并不斷引領下游企業綠色升級,合力奏響綠色低碳發展“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