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消息,中國和塞爾維亞自貿協定取得新進展,中方宣布,該協定將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中塞自貿協定生效后,雙方將分別對90%的稅目相互取消關稅,其中,超過60%的稅目將在協定生效后立即取消關稅。雙方最終零關稅稅目的進口額比例都達到95%左右。
中塞“自貿協定”取得新進展
2023年,中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塞爾維亞成為中國第29個自貿伙伴。
在中國自貿區網絡中,中塞自貿協定引人注目之處有二:從區域看,它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從歷程看,從2023年4月該協定談判正式啟動到全部完成,再到協定簽署進而正式生效,總共耗時不到一年半,這在中國所簽署的自貿協定中并不多見。
據中國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介紹,中塞自貿協定生效后,雙方將分別對90%的稅目相互取消關稅,其中,超過60%的稅目將在協定生效后立即取消關稅。雙方最終零關稅稅目的進口額比例都達到95%左右。
具體而言,塞方將中方重點關注的汽車、光伏組件、鋰電池、通訊設備、機械設備、耐火材料、部分農水產品等納入零關稅,有關產品關稅將從目前的5%-20%逐步降至零。中方則將塞方重點關注的發電機、電動機、輪胎、牛肉、葡萄酒、堅果等納入零關稅,有關產品關稅也將從5%-20%逐步降至零。
這意味著,今后中國的汽車、光伏組件、鋰電池等優勢產品對塞爾維亞的出口將進一步擴大,塞爾維亞的牛肉、葡萄酒、堅果等主要出口產品也將以更加優惠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
此外,中塞雙方還在協定中相互作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包括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標準等多個方面。這將為兩國企業開展合作提供更加穩定、透明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兩國間貿易便利化水平。
該商務部負責人稱,中塞雙方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不僅有利于擴大雙邊貿易,也有利于促進雙方投資合作和產業鏈融合,更好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
除雙邊經貿合作外,共建“一帶一路”也將因中塞自貿協定生效而受益。劉作奎表示,考慮到塞爾維亞是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塞自貿協定生效將從制度性安排的層面使雙方貿易聯系更加牢靠、經貿合作提質升級,“就像給燒得正旺的火焰再添一把新柴”,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2023年中塞貿易額增長31.1%
塞爾維亞共和國地處歐洲巴爾干半島中北部,國土總面積8.85萬平方公里,首都貝爾格萊德位于多瑙河和薩瓦河的交匯處,處在東西方的十字路口。
2009年,塞爾維亞成為中東歐地區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國家。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塞兩國政府和企業間展開了密切合作,著力助推塞爾維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中塞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包括匈塞鐵路、“多瑙走廊”等基礎設施項目,這些項目不僅便利了交通出行,而且為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
2016年,中賽兩國關系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塞兩國產業合作持續升溫,帶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最近幾年,隨著兩國簽署免簽和駕照互認協議、開通直航航班,兩國人員往來明顯增多,文化交往日益緊密,“漢語熱”在塞爾維亞持續升溫。
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與塞爾維亞雙邊貿易總額306.3億元,同比增長31.1%。其中,中國向塞爾維亞出口190.0億元,自塞爾維亞進口116.3億元。2024年1月中國與塞爾維亞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42495.41萬美元,相比2023年同期增長了8521.35萬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中國對塞爾維亞出口商品總值為25455.34萬美元,同比增長24.9%;中國自塞爾維亞進口商品總值為17040.07萬美元,同比增長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