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賽爾纖維是生物基纖維素纖維的一種,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纖維”。中國《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中,將“纖維新材料持續創新升級”列為五大重點工程之首,萊賽爾關鍵技術突破是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
近年來,我國萊賽爾產能正在“狂飆突進”。
60萬噸萊賽爾纖維項目落戶魚臺縣
近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同新加坡金鷹集團在上海舉行年產60萬噸萊賽爾纖維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投資約110億元,將落戶濟寧市魚臺縣。
據了解,新加坡金鷹集團是國際大型多元化工業集團,業務涵蓋林漿紙、林漿纖、棕櫚油、清潔能源等領域,旗下的賽得利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纖維素纖維生產商。
此次簽約的60萬噸萊賽爾纖維項目將分兩期建設4條世界單線體量最大的15萬噸萊賽爾纖維生產線。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04億元人民幣,稅收10億元,促進就業2000人以上,帶動“紡織新材料、紡紗、面料、下游應用產品”全產業鏈發展,形成紡織新材料產業集群,對濟寧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建設制造強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將為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目前,濟寧市、魚臺縣兩級已成立項目推進專班,做好全流程要素保障,全力服務項目落地建設。
萊賽爾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
近年來, 我國萊賽爾行業取得了重要突破,為國產萊賽爾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2023年,我國萊賽爾總產能同比增長51.88%,達到了64.55萬噸;萊賽爾產量同比增長167%,大約在32萬噸。我國萊賽爾產業在產能釋放方面取得了量的突破,成為國際上萊賽爾產量較大的生產基地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江蘇省、山東省、湖北省以及河南省等地區的萊賽爾產能、產量在2023年均有顯著提升,四者產能合計占比達到了84.43%。其中,江蘇省作為我國紡織業的重要基地,萊賽爾產業發展尤為迅速,產能釋放也較為穩健。山東、湖北和河南等地也在積極布局投資發展萊賽爾產業,通過政策扶持和技術引進,不斷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這些產能并未全部在2023年釋放,部分仍在調試過程中,預計將在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
萊賽爾產量的迅速增長,得益于萊賽爾行業本身的技術進步以及資本的持續投入。同時,下游紡紗行業和織造行業對國產萊賽爾的重新定位與認知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在這一年,市場對萊賽爾纖維的認知有了明顯提升,不再局限于替代棉花或粘膠短纖,也不再僅僅將萊賽爾短纖紡成高支數紗線。越來越多的下游開發人員開始嘗試將不同企業的萊賽爾短纖混紡,甚至將萊賽爾與毛、麻、棉花等紡織原料進行混紡,以達到理想的產品風格。
通過從萊賽爾纖維產能、產量,進出口情況、價格走勢等方面的綜合分析可以看到,我國萊賽爾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在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的雙在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萊賽爾產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萊賽爾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重驅動下,萊賽爾產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為我國紡織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在未來,隨著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和產業的不斷壯大,我國萊賽爾產業有望在全球范圍內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