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紡織市場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老舊的紡機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更新機器成了今年以來織造企業的頭等大事。
化纖聚酯行業更是如此,近些年新裝置一個個上馬,部分老舊裝置逐漸在技術、成本等方面落后,在競爭中變得弱勢,亟需更新換代。
國家近期也發布了多項措施,鼓勵企業更新設備,進行技術改造。
工信部:鼓勵更新石化化工設備
2024年4月8日,工信部網站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質量工作通知》。要求做好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質量提升、推動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
此前,2024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網站曾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
在推動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方面,通知明確了4個方向:
一、 遴選梳理中試優秀場景。
面向中試環節提煉關鍵需求,遴選一批具備較高技術水平和推廣價值的中試優秀場景,帶動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工藝、產品、標準和解決方案,挖掘一批中試服務典型模式,探索形成具有行業特色的中試創新發展路徑,為企業提升中試能力提供參考指引。
二、 布局建設中試平臺。
摸查梳理中試平臺建設模式、中試能力儲備和公共服務需求情況,編制制造業中試平臺建設實施指南,布局建設一批高水平中試平臺。遴選一批具有較強行業帶動力的重大中試項目,強化投資支持,促進產業創新技術迭代。培育一批優秀中試公共服務平臺,推廣先進典型經驗。
三、 提高中試發展支撐能力。
加強中試標準統籌協調,推動成立制造業中試標準化工作組。研制制造業中試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建立健全中試標準體系并發布一批關鍵標準。推動組建中試發展促進組織,引導產學研用等各方力量深入參與政策研制和決策咨詢,開展中試共性技術攻關、行業標準制定、創新方法研究,支持并帶動產業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凝聚中試發展合力。
四、 優化中試項目管理機制。
編制化工中試項目建設管理規范,指導各地規范化工中試項目落地流程,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化工中試項目安評、環評適度包容性審批,破解化工中試項目審批難、周期長等難題。
通知要求,各地要制定配套政策和激勵措施,充分運用各項政策渠道,對質量提升、中試發展、品牌建設工作給予資金、土地、人才、金融等多方面保障。引導促進多元化投入,鼓勵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加大支持力度。
近日,工信部副部長表示:將聚焦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機械、汽車、輕工、紡織、電子等重點行業,全面推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到2027年,力爭實現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
中國人民銀行: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
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決策部署,中國人民銀行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是對原有科技創新再貸款和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的政策接續,在總結兩項工具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完善,支持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更好滿足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領域的融資需求。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5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金融機構。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的設立將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向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及重點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提供信貸支持。
浙江:出臺若干舉措推動“換新”
近日,省政府印發《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要求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進一步釋放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其中寫道,到2027年,全省工業、能源、建筑、交通、農業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先進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3%、75%。
其中包括,完成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即到2027年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全覆蓋,新增未來工廠80家、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600個(家)。
以及加快重點行業技術改造,即實施千億技術改造投資工程,每年組織實施技術改造項目5500個。開展石化化工行業老舊裝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到2027年力爭實現老舊生產裝置更新70%以上。
現在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綜合國力,國家也在大力支持鼓勵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各種支持,相關的政策未來只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