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島、張家港、武漢等地棉花貿易企業反饋,受棉花“內強外弱”行情持續、港口棉花庫存持續增加(部分機構、棉商認為截止4月中旬前,中國主港保稅+非保稅棉花庫存總量已接近65萬噸)及非保稅出貨壓力不斷上升等因素影響,近幾日巴西棉、美棉等人民幣資源報價基差有小幅下調,尤其低價打包批次基差調整略大,但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再次逼近85美分/磅關口,而鄭棉CF2405合約在16200元/噸上方盤整,不僅導致1%關稅下內外棉花價格順掛幅度居高不下,而且清關人民幣資源報價也要明顯高于1%關稅下外棉進口成本,因此即使棉花貿易商下調人民幣資源基差,出貨仍沒有多少起色,平淡甚至冷清的局面難以改善。
從部分外商、棉花企業報價來看,4月10-11日青島、張家港保稅巴西棉M 1-5/32(強力28/29GPT)凈重報價集中在93.05-94.55美分/磅(因具體指標、倉儲庫不同而有差異),1%關稅下的進口成本約16225-16485元/噸,而目前中國各主港已清關巴西棉M 1-5/32(強力28/29GPT)凈重報價多在17350-17550元/噸(2021/22年度陳棉較低報價17000元/噸),高于1%關稅下直接進口900-1200元/噸。
山東濟南某棉企表示,由于內外棉花價格順掛幅度再次擴大至1000-1300元/噸,而且部分棉紡企新增出口溯源訂單表現尚可,因此用棉企業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2024年進口棉配額政策,使棉紡織企業能夠盡早、逢低簽約采購外棉,達到降成本、提高競爭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