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花有約,春不誤”,春天到來,花草在給大多數人帶來愉悅心情的同時,也讓一些人飽受花粉癥的困擾。花粉癥的癥狀多樣,主要包括眼部發癢、流淚、眼瞼紅腫;鼻腔發癢、連續打噴嚏、水樣分泌物增多;咽部發癢、咽干、干咳等。我國的花粉癥發病率為0.5%-1%,高發病區達5%.并且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花粉既能夠通過空氣對流由呼吸道直接進入人體,也可以先附著于紡織品表面再經呼吸系統進入。通常來說,花粉進入口鼻后才會引起人體過敏反應,但由于服裝覆蓋人體表面積的絕大部分.易沾染花粉引起過敏,防花粉紡織品便應運而生。
防花粉紡織品原理
防花粉紡織品是一種對花粉具有弱吸附性和易脫落性的新型功能性紡織品。花粉顆粒物與紡織品之間的吸附力主要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靜電力、織物表面的濕度以及粗糙度。
具體來說,當空氣中的花粉顆粒數量較多時,若織物因摩擦產生的靜電極性與花粉所帶電極性相反,兩者便會因靜電引力相互吸引,產生吸附現象。即使是原本不帶電的花粉,在靜電作用下也會被極化,從而呈現出與織物相反的電性,進而被吸附。此外,空氣濕度也是一個關鍵因素。當濕度較大時,織物表面的間隙中容易凝結水蒸氣,這些水蒸氣的彎月面會增強微粒對紡織品表面的附著力,使得花粉更容易附著在織物上。同時,織物的表面粗糙度也對花粉的吸附產生顯著影響。纖維表面自身的凹凸以及織物特有的組織結構,為花粉提供了更多的附著點,使得花粉更容易被沾藏在織物上。
綜上所述,防花粉紡織品的加工主要從抗靜電處理、拒水處理和表面平整化等角度出發。
常用防花粉紡織品制備方式
抗靜電處理
抗靜電處理不是因為防粉塵吸附才提出來的。紡織品在使用過程中的靜電現象存在許多方面,如吸塵和易沾污、穿著時的電擊、靜電放電引起起火和爆炸、服裝粘體等現象。迄今為止,人類已開始通過多種途徑來消除或緩解靜電,目前主要有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兩種途徑,包括化學纖維改性、使用纖維油劑、應用導電纖維、服裝接地等方式。
化學纖維改性
纖維是紡織品制造的源頭,可以從根本上克服合成纖維吸濕性差、易帶靜電、易沾污的缺點,這也是最有發展前途的解決紡織材料靜電問題的方法之一。一般可采取接枝、共聚、共混、交聯或在紡絲時加抗靜電劑以及復合紡絲等方法制造抗靜電纖維。
纖維油劑的使用
在合成纖維表面以涂敷、噴灑、浸漬等方法均勻地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劑,能增加其潤滑性能,降低摩擦,增加吸濕和導電性,加速電荷逸散。其作用原理為表面活性劑分子疏水端吸附于纖維表面、親水性極性基團指向空間,形成極性表面,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子,降低纖維的表面電阻率,從而達到加速電荷逸散的目的。但此法耐久性較差。目前,日本富士紡織公司已用直徑為0.03μm的超微粒子特殊樹脂膜成功開發出防花粉沾附的衣料,商品名稱為“花粉Clean”。其利用實際花粉試驗表明,該布料能將90%左右的花粉釋放,洗滌30次后,仍能保持90%左右的花粉釋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