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月底和3月初的兩輪漲停和跌停之后,ICE棉花期貨持續回落。這段時間,隨著美聯儲3月份降息預期的減退,美元指數累計漲幅超過2%。同時,前期高漲的棉價給用棉需求造成了沖擊,隨著ICE期貨價格的大幅回落,美棉出口才有所恢復。
從近月的情況看,本年度美棉庫存緊張的預期仍是基本面的重要支撐,近期美棉裝運速度已超過完成USDA預測的平均水平(29萬包),如果現狀維持下去,美棉庫存有進一步收緊的趨勢。與此同時,ICE期貨點價盤的支撐作用也不容忽視。截至3月15日,5月合約和7月合約的未定價賣盤仍有4.5萬張,而未定價買盤只有7000余張。如果臨近交割時多空雙方還是相差懸殊,資金就有可能會再次以拉高棉價的方式逼迫紡織廠和貿易商高位點價接盤買入,即逼空的可能。如果近期空方順利點價,也會為期貨盤面提供較強的支撐。
從遠月合約走勢看,USDA意向面積報告將為后期走勢定下基調。根據行業調查,市場普遍預計美棉意向面積為1090萬英畝,接近USDA展望論壇預測的1100萬英畝,在下年度首份預測(5月發布)出爐之前,美棉面積將是近期市場走向的一個關鍵節點。根據目前的天氣形勢,下年度美棉擴種和增產的概率較大。根據最新的美國干旱預警報告,截至上周美國有7%的棉區處于干旱狀態,低于前一周的9%,而上年同期高達46%。因此從理論上講,今年旱情的大幅改善將有助于美棉播種加快和面積擴大。除了美棉供應預期增加之外,即將豐收的巴西棉和澳棉新花也會給后期的美棉出口帶來更大挑戰。本輪棉價大漲期間,12月合約漲幅就很有限,一直在83-84美分運行。
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在2月份供需預測中表示,近月期貨價格將回落到接近90美分的水平。截至上周末,ICE盤面已接近這一價位,棉價回調已基本實現既定目標,同時也為后期的上漲預留了空間。目前,距離5月合約交割已不足一個月,投機多頭在經過了前幾周的平倉獲利之后,有可能開始為下一步逼倉做準備,本周前兩個交易日,盤面已顯露企穩反彈跡象,資金可能在美棉面積報告發布后采取行動。
總體看,隨著期貨價格的回落,近幾周美棉簽約已出現一定起色。進入二季度,美棉庫存和點價盤將繼續為盤面提供支撐,或者階段性上沖動力。年中開始,棉花基本面支撐或將弱化。在棉花供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若棉花需求的復蘇不及預期,棉價走勢可能存在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