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許多布老板都忙得不可開交。灰布市場上運載貨物的半掛車也相繼出現,印染廠也爆發了。服裝廠甚至“踩著縫紉機抽煙”。市場如此火爆,很多紡織企業都想買機器,但最新的紡織機器卻不容易買到。一家紡織企業表示,他們購買了300臺織機,但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半的織機到達,其余的還需要一段時間排隊等待交貨。同時,紡機廠家也表示,目前紡機訂單滿額,每天都在加班。
紡機數量在增長
近年來,中國的紡織機械數量增長迅速。據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統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長絲織造行業織機保有量達到92.7萬臺,其中噴水織機85.5萬臺,同比增長11.04%。2023年,中國化纖長絲織物總產量達到631億米,同比增長6.05%。2018年,中國噴水織機數量約為40萬臺,五年內增長了一倍多,產能增長迅速。這些新織機需要購買。而且,我們從市場上了解到,現階段織造企業投資增產的步伐并未停止,紡織機械的采購需求依然很大。
以舊換新提技術
在保持織機數量不變的情況下,仍有不少紡織企業選擇對原有機器進行升級改造。某針織定制企業負責人表示:“定制面料走高端路線,客戶想要精品,流行面料的款式每年都在變化,這對我們的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們不僅要跟上市場的流行趨勢,還要不斷開發新產品,同時,我們不能停止更新機器。近年來,每年有近五分之一的機器需要更換。”另一家紡織企業選擇在今年春節前將工廠的50臺窄機全部換成寬機。一方面,由于市場競爭激烈,與寬機相比,原有窄機的利潤表現并不樂觀;另一方面,出于公司發展規劃的考慮,我們希望擴大下一個產品的覆蓋范圍,獲得更多的訂單。據了解,此次更換的費用高達100萬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目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要想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就需要生產更高質量的產品,而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前提是要有足夠優秀的紡織機械。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觀念的發展,中國紡織機械企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生產的紡織機械在節能、環保、高效、數字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某家紡機械企業負責人表示,與以前的紡紗機相比,他們的新機器通過減少織造過程中因織機系統出現突發問題的頻率,可以降低能耗20-30%,提高產能10%,減少勞動力需求20%。并且采用數字化模塊,數據隨時聯網,使紡織行業更加智能化。采用最先進的機器不僅可以提高工廠的硬件水平,還可以降低能耗,節省成本,減少人力,提高效率,成為許多紡織企業的共同選擇。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
傳統工業占中國制造業的80%以上,是現代工業體系的基礎。現在國家正在大力發展新型優質生產力,但發展新型優質生產力并不是忽視或放棄傳統產業。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傳統產業,產業帶動效應強,產業關聯度高,國際市場占有率高,是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生力軍。然而,近年來,海外紡織業發展迅速,紡織行業的市場競爭加劇。為了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必須使行業走向高端,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更先進、更智能、更環保的機器。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促進消費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行動計劃》,鼓勵企業進行設備更新,生產出質量更高、更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在《構建現代紡織工業體系行動計劃(2022-2035年)》中明確,到2035年,國產紡織裝備市場占有率超過80%,全流程智能紡紗產能達到3000萬錠。服裝、家紡生產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人均生產效率提升2-3倍。全面普及規模以上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建設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