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8時30分許,武創院現代紡織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一間位于武漢紡織大學校區的實驗室內,已是一派繁忙景象。研究員們一邊為穩健醫療(武漢)有限公司的非織造布產線做臭氧脫漂工藝實驗,一邊為即將在荊州落地的針織物印染前處理應用項目做最后的工藝調試!皟蓚項目都基于低碳染整技術,將加快培育紡織行業的新質生產力,促進紡織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毖芯克讉啟動項目——“紡織印染前處理的低碳關鍵技術與產業推廣應用”核心成員之一、紡大化工學院正高級實驗師冉建華說,“無論是時間、溫度、壓力,還是處理液的濃度,都關乎樣品的性能,需要不斷根據實驗結果來調整參數!
一個月前,研究所通過專家論證,正式啟動運營。同天啟動的還有這一低碳染整技術項目——臭氧作為紡織品脫漂工藝的核心技術,解決了傳統脫漂工藝中大量使用化學品、大量耗水、大量耗能、耗時長、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棉織物在印染前,必須對坯布進行退漿、漂白等前處理,以滿足印染工藝的要求。據統計,傳統印染工藝每生產1噸布產生約100噸污水。“相較于傳統染整工藝,水資源消耗與污水產生下降95%,助劑使用減少50%,用電量降低50%,碳排放下降95%,生產總成本下降70%。”另一核心成員、紡大紡織學院特聘教授畢曙光告訴記者,團隊從2018年開始研發這項技術,用了近三年時間得出了實驗室內的“最優參數”。
而直到被武創院“發現”,才讓這項紡織行業內的顛覆性技術有了從實驗室“走到”市場的機會。“有了我們這條新工藝產線,只需要讓長車經過臭氧箱,出來的就是漂白布了!碑吺锕饨榻B,團隊正在為穩健醫療(武漢)研發臭氧整理技術及成套設備,項目落地后,不僅大大降低能耗和污染,還能實現連續生產,徹底改變傳統工藝生產流程。半個多月前,研究所項目團隊參加了荊州市2024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暨紡印一體化產業園開工儀式。“針織印染前處理的低碳關鍵技術與產業推廣應用項目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項目終試驗證,第一條生產示范線驗證后會批量投建!比浇ㄈA表示,項目落地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加快實現我省紡織印染產業的“破繭”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