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球化結束了嗎?我認為,2024年,新一輪的全球化才剛剛起步,它將比過去40多年的全球化更加豐富。”在“預見2024工廠年終秀”上,財經作家吳曉波如是說。
十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獲得了空前的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隨著“蛋糕”的不斷做大,中國企業外貿投資合作活力逐年迸發,也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政策激勵下探索“出海”發展,積極開拓新興海外市場,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在“生而全球”的時代,“我適不適合出海?”“我適合出海到哪里?”是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如何參與全球紡織供應鏈的布局調整,如何實現從“產品走出去”到“產能走出去、品牌走出去、資本走出去”,最佳答案一定來自現場,來自親身的走訪、實地的調研考察。
4月21—25日,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技服務團“出海行動”,“科技、產業、質量”三駕馬車攜手出海,帶您走進孟加拉,探尋全球布局新機遇。
全球化熱度再升溫
據數據統計,近十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億美元,中國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2400億美元。其中,中國紡企對共建國家直接投資金額約60億美元,約占行業對全球投資比重的50%。
2022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紡織品服裝雙向貿易額達到1900億美元,占行業的進出口國際貿易總額比重超過53%。數據面前,中國企業“全球化”的熱度可見一斑,出海“一帶一路”國家更將成為中國紡企的戰略選擇。
如何抓住機遇紅海,如何減少出海征途中不必要的“坑”,都需要企業家們在實地考察中對于投資地的產業環境、國家政策、配套資源深度比較后,謀定而動。
下一站,為什么是孟加拉?
孟加拉的背后,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發展潛力?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12年穩居孟加拉國的首要貿易伙伴地位,同時也是其最大的進口來源國。2022年,中國進一步向孟加拉提供貿易優惠,對孟加拉98%的稅目產品實施零關稅待遇。在這一政策的推動下,雙邊貿易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78億美元。
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豐富的原材料資源、靈活的創業環境以及免稅準入市場等多重政策優勢,讓孟加拉的紡織服裝業迅速崛起,紡織服裝業在該國工業總產值中的占比高達38%,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國。2022年,紡織品服裝進出口總額占該國外貿總額53%,2023年,孟加拉國對非傳統市場服裝出口更是飆升20.54%,從73.6億美元激增至88.7億美元,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對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而言,孟加拉產業的提升之路仿若我們的昨日:曾經該國服裝出口主要以基礎產品和常規款式為主,近年來該國產業也朝著更高檔次的產品線開始邁進。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中端產品及原材料的市場需求呈現出顯著的缺口,為紡織產業供應鏈中的高端產品創造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此外,當地基礎建設相對薄弱,制造業鏈條還不夠完善,對于先進技術、產品、裝備等均有大量的需求。
政策環境、科技發展、產業基礎,為中國紡企提供難得機遇。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孟加拉市場無疑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新興領域。通過進入孟加拉市場,中國企業不僅可以拓展新的銷售渠道、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實現雙贏局面。
這場出海,哪些亮點值得期待?
作為2024年,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組織的首場出海中,主辦方將集結來自中國紡織服裝供應鏈企業、科研機構及院校優秀代表組成的“科技服務團、領航織造團、質量供應鏈團”,三團齊發,以“科技、產業、質量”推動行業融通發展。
為了幫助考察團了解孟加拉真實現狀、一手政策信息,在這場5天4晚的“出海探秘”中,主辦方會通過“出海行動”啟動儀式、當地知名院校參訪交流、權威高端國際論壇——中國-孟加拉國際紡織科技融通發展論壇,以及孟加拉優質紡織服裝企業、權威協會的上門走訪,立體勾勒呈現孟加拉的現狀與未來。
在這場難得又寶貴的探索之旅中,團員們不僅參與了高端專業的國際化交流互動,通過相關部委領導、權威專家的解析,透徹了解跨國合作的政策法規交流,更拓寬了團員企業的市場渠道,強化探索以科技為主的多種合作模式。
沒有走出來,以為家就是世界,走出來了世界就是家!4月,讓我們“出海行動”,攜手走進孟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