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旅游持續火爆,“冰雪經濟”熱度也跟著上漲,這“潑天的富貴”,遠隔千里的浙江紡織企業,也穩穩接住了。
這個冬天,桐鄉一家紡織公司生產的兒童款滑雪服、滑雪鏡和滑雪手套,跟著“爾濱”一起火了。“從11月份開始到現在,銷量一直比較好。尤其是這段時間,進入了一個高峰期,庫存都已經沒有了,可以說是供不應求。”該公司運營總監介紹。初步統計,11月至今,該 公司包括滑雪服、滑雪鏡和滑雪手套在內的產品,已經銷售12萬件,銷量是去年的5倍多。像滑雪手套,最多時日銷幾千雙。“盡管我們提早做了準備,還新增了幾條生產線,但熱銷的程度依然超出預期,往往一上架就賣完。”他告訴記者,滑雪服不同于普通的服裝,制作工藝相對復雜,所以每天的產量不會特別高。
目前,該公司已經在加班加點趕制滑雪服和相關產品,預計這波熱度還會持續到2月末。這可真的是,為“小金豆”們能趕上滑雪之旅,縫紉機都要“踩冒煙”了。除了滑雪服、滑雪鏡和滑雪手套,相關聯的帽子圍巾手套等保暖類產品,該公司在去年下半年至今,也實現了200萬件的銷售量。
哈爾濱旅游太火 冰雪裝備賣斷貨
這個冬天,“冰城”哈爾濱火了。數據顯示,元旦假期哈爾濱全市接待游客超3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9.14億元。與之相呼應的是,與冰雪有關的消費比如滑雪褲、滑雪帽、羽絨服迎來了增長。
記者了解到,成都有的店鋪滑雪褲、冬季保暖大衣、防水夾克一度斷貨;網銷平臺上,“東北旅游沖鋒褲”24小時內超600人購買,月銷量超2萬條。另外,多個線上銷售平臺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以來,滑雪運動、冰雪旅游持續火熱,運動戶外行業相關品類的搜索用戶人次顯著增長。
需求正向反饋 助力滌綸反彈
繼2023年“雙11”冬季紡織品銷售迎來快速增長后,“雙12”也因氣溫驟降等原因迎來一輪補庫行情,冬季面料的翻單量有所提升;元旦假期的“冰雪經濟 ”也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戶外運動用品的銷售額出現增長;與此同時,臨近年底出現了外貿訂單回暖的跡象,紡織庫存迎來較為明顯的去化。
縱觀滌綸纖維,雖然同步在2023年12月中旬滌綸出現觸底反彈,與紡織第二輪需求觸發時間一致,不過,滌綸纖維上漲的主因來自于成本端,原料-乙二醇因供應擾動帶來的價格持續攀升,成本端驅動下滌綸產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需求端的正向反饋在此次行情下成為次因,助力滌綸產品的價格反彈,其中處于庫存低位的滌綸長絲漲幅相對較大。
從季節性消費來看,紡織行業通常在金三銀四迎來上半年需求小旺季,屆時春夏訂單將全面下達,以及2023年年末外貿訂單回暖,也將對2024年小旺季需求有提振助力的作用。因此,考慮到2024年春節假期較晚,織造行業預計將在2月底陸續復工,開機率有望出現逐步提升,3月中上旬有望恢復至7成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