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的紡織外貿數據出來了,有兩個點非常值得大家關注,也非常能說明一些問題。
第一,出口數據同比7個月后再次轉為正增長。
據海關總署1月1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按美元計,2023年12月紡織服裝出口252.7億美元,增幅為2.6%,環比增長6.8%。其中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3.5%,服裝出口增長1.9%。
2023年的紡織外貿,親身參與其中的人相信都深有感觸,小編一整年在市場走訪下來,大部分紡企的外貿訂單數量都出現了縮減,能和上一年持平就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同行了。
從數據上也能看出來,2023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936.4億美元,同比下降8.1%。12月的數據增長,固然可能有過年時間不同、公共衛生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但海外市場的部分復蘇也是不能忽略的。
第二,多元化國際市場格局正加速形成。
數據顯示,目前紡織行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年出口額占比已超過50%,對部分國家如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阿爾及利亞等國出口表現亮眼。
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在發生劇變,無論是生產端,產業格局還是銷售端,一天一個樣。由于俄羅斯市場的開拓,類似哈爾濱這樣的北方城市煥發出新的活力;與中亞的交流增多,新疆也迎來新的發展,建設起了新疆自貿區……而制造業產能向中西部轉移,更是很多紡織人的切身感受。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了,同樣也能帶動當地消費市場的擴大。
2024年,這方面的改變只會不斷加速。
2024年才過了半個多月,全球各種意外的大事件就層出不窮,有的離我們很遠,有的卻能讓一些紡織人有切身感受。
說起巴以沖突、俄烏戰爭,很多紡織人可能覺得沒什么影響,但說到由此引發原油波動,原料價格上漲,就能感受到切膚之痛。更不用說紅海事件以后,部分運費價格上漲600%,如果有相關業務的紡織人,則又能感受到“加錢”的困擾。
2024還是美國的大選年,作為全球經濟龍頭,卻陷入兩黨黨爭,兩邊都有不能輸的理由,各種下限手段也是層出不窮,吃瓜固然開心,但也要防止他們把風險外溢過來。
經濟問題是主因。
其實這種幺蛾子不斷的情況也很正常,當世界經濟在快速增長的時候,大家都有得賺,自然你好我好,就算有矛盾,也能很好緩和。尤其是掌握科技和話語權的發達國家,占據了最大的蛋糕,表現出來的自然就是國民福利拉滿,人們生活幸福,消費者也敢于消費,看起來一片其樂融融。
但近兩年世界經濟發展停滯,開始進入存量市場,失去了增量,博弈就容易變成零和博弈,過去的盟友也可能成為對手,一步步打破下限。
世界上的增量也不是沒有,不然也沒有“金磚國家”這個名號了,可是好不容易發展了,大家也不愿意再被收割,回到過去的苦日子,就在尋求新的秩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這么形成了。
說回紡織行業中,傳統西方市場依舊是外貿出口中最大的一塊蛋糕,但受困于經濟原因,這塊蛋糕短期內在數量上很難產生增量,只能從品質上下功夫,且隨著全球經濟惡化,政策風險越來越大。如果考慮到增量,就像前兩年出口數據反映的那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正表現得越來越亮眼,出口占比越來越高,是著眼于未來的選擇。
此外,鑒于黑天鵝事件越來越多的現狀,2024年,紡織人做外貿出口最需要關注的那個詞,依然還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