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上市公司 “預備隊”再度擴容。
杰西亞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杰西亞家居”)與煙臺明遠創意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遠創意”)近日啟動IPO輔導。記者發現,這兩家沖刺A股上市的家紡企業,均有“出海”和跨境電商的屬性。
遠航
成立于2006年的杰西亞家居早期專注于家用紡織制成品、家居用品,后轉型為跨境互聯網家居企業,并保留了傳統的貿易業務。
官網顯示,目前杰西亞擁有50人的專職研發隊伍,每年推出新款花形和面料100多種、新產品300多款,并采用國際先進的ERP系統實施信息化管理,目前已形成織造、印花、繡花、成品加工及銷售的全產業鏈布局。
作為出口型家紡品牌,杰西亞家居的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銷售網絡已覆蓋Wayfair、Amazon、Homedepot、Overstock等多個北美知名電商平臺,現已成為Wayfair平臺前3名的賣家。在國內市場上,杰西亞的零售網點集中在東北地區。
據披露,杰西亞家居2023年銷售額預計突破1億美元。
明遠創意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國際時尚家居紡織品供應商,旗下擁有PHF、David's home、David's kids、戴維斯、優棉雅居、伊蘭圖、帛絲菲珂、造布集等品牌。公司以直銷方式為主,客戶為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美國等國家的上市商業集團旗下的商超和百貨公司等。
2023年上半年,明遠創意實現營業收入6.11億元,同比增長15.38%,凈利潤為4098.09萬元,同比增長69.85%。其中,公司在美洲地區實現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34.47%,毛利率為28.54%;在大洋洲地區實現收入2.72億元,同比增長10.72%,毛利率為23.35%。
與杰西亞家居一樣,明遠創意同樣是外貿企業的“優等生”。近年來,明遠創意積極布局跨境電商市場,跨境電商銷售額持續增長。其中,公司在亞馬遜美國站的銷量持續增長,同時開拓德國站、中東站等站點;自有品牌PHF執行以亞馬遜銷售為主,獨立站銷售為輔的策略。
藍海
家紡企業跨境“出海”,其實一直在進行著。除了杰西亞家居和明遠創意,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箭牌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致歐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早已揚帆遠航。
亞馬遜發布的《2023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白皮書》顯示,中國出口跨境電商加速增長。2023年上半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同比增長19.9%,增速是2022年全年的2倍。
近年來,線上電商在歐美地區有了長足的發展。信息咨詢公司歐睿預計,歐美市場家居品類的消費規模有望在未來持續增長。預計到2025年,美國家居市場規模將升至2100.68億美元,歐洲家居市場規模將升至2552.44億美元。家居消費的線上滲透率也在不斷提高。2022年,歐洲家居市場線上滲透率提升至27.6%。美國家居市場線上滲透率在2021年出現短暫滑坡后,2022再度提升至27.6%。
歐美家居市場規模的擴大、線上滲透率的提升,將為我國跨境家居電商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在杰西亞,除了有8位設計師專門分析歐美市場流行趨勢,并進行產品風格分項研究,還有專門的產品規劃部門、產品調研部門等負責用戶畫像、了解產品市場容量等。”杰西亞家居董事長鄭格青表示,2023年“黑五”期間,公司銷量達日常的3倍左右。
明遠創意跨境電商業務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從2020年才開始大力布局跨境電商,由于起步不久,跨境電商業務僅占總業務的10%,但憑借著生產能力和研發能力,在面料、顏色、款式等環節做差異化,每年都能實現營收的翻倍增長。
暗流
雖然不少家紡企業已經踏上海外掘金的道路,但“海上”風高浪急、暗流涌動,“出海”之路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
這或許是家紡產業大多數企業如今在“出海”時所面臨的普遍困境。
從供需關系來看,海外家紡市場具有需求大、變化快、不同市場間差異化明顯,且消費頻次高的特點。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家紡市場分析報告(2022-2029)》顯示,目前從家紡企業向面料公司提出需求到成品上市,理論上需要60天。若是以這樣的生產周期來算,供應鏈是無法滿足海外市場需求的。
從人才團隊儲備來看,家紡企業要走出去,除了有品牌的根基,還需要有大量具備電商思維的人才投身品牌“出海”的事業。
“由于海外與中國存在時差,許多一線崗位不僅要倒夜班,還要處理各種瑣碎內容,工作強度高、要求多,招人并不容易。”有受訪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除了一線員工,由于平臺運營工作復雜、重要,跨境電商企業更需要關注運營人才,但這樣的人才通常可遇而不可求。“據我所知,一家同行企業想要轉型跨境電商,從深圳高薪挖來一名專業的運營總監,結果因為對工廠的熟悉度不夠,上半年往歐洲海外倉大批量發貨,下半年銷售緩慢,壓了過萬件貨,備貨和倉儲給工廠資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該負責人表示,家紡行業跨境電商綜合型人才十分短缺。“目前,相關院校的跨境電商培訓課程,大多只是基礎的貨物上架、流量管理和物流運輸等內容。行業欠缺了解產業發展的互聯網人才。”
對此,業內專家建議,要加強校企聯動,多培育應用型人才;提升人才補貼,以高端人才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跨境電商行業人才標準的建立,更好地將人才資源進行劃分及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