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產能大遷移之前,國內噴水織機的產能也只有大約40萬臺,但到了2022年底,國內噴水織機數量來到了77萬臺,按照前幾年的增速,2023年底預計要超過80萬臺。
而與此同時,外貿需求卻在萎縮,產出來這么多布,總要有個去處,不然任由這些布來沖擊市場,那市場有可能一下子被沖崩潰,只能找個方式緩解。市場給出的選擇是,面料現貨超市。
然而,真正要解決問題,就要消化過剩的產能,而這需要時間,還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好消息是,目前確實有這方面的契機。
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量非?捎^。2013年至2022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從1256億美元增長到1685億美元,占對全球出口比重從45%提高到52%。而面對這些國家的出口,仍在快速增長中。
傳統歐美、日韓國家的紡織出口萎縮,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問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另一方面也是他們特意扶植中國制造的替代國,在關稅等方面形成壁壘。但從近幾個月逐步開始回暖的外貿數據來看,復蘇還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