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李寧發布公告稱,將以22億港元從恒基兆業購買物業,其中部分將用作香港總部。
但市場對上述消息反饋并不積極,11日開盤后李寧港股股價便大幅走低,一度跌超16%。創下年內新低,也是自2020年3月以來的低位。
據公告顯示,李寧間接全資附屬公司High Match Limited與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簽訂買賣協議,計劃以22.08億港元價格收購恒基地產旗下一家主要從事物業投資的公司。
據悉,本次收購的目標公司主要資產為一整幢樓宇,并為該物業的唯一法定及實益擁有人。物業總占地面積約9600平方尺,總建筑面積約144000平方尺,包含22層商業/辦公空間及兩層零售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香港樓市持續疲軟,或是引發李寧股價波動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分析稱李寧此舉是為抄底香港樓市。
據香港文匯網12月11日報道,李寧去年開始積極進軍香港市場。2022年底,李寧以月租200萬元于尖沙咀開設首間旗艦店后;2023年7月于屯門市廣場設第二分店,10月再于將軍澳開店。
從地產數據方面來看,截至12月4日當周,衡量香港市場景氣度的美聯樓價指數已連續16周下跌,創逾六年半新低。更為關鍵的是,此前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樓市氣氛保持審慎。
陳茂波曾指出,香港住宅樓價在前10個月下跌4%,7至11月的每月平均成交宗數只有約2800宗,較上半年低35%,成交量仍在低位徘徊。而雖然政府在10月底調整樓市需求管理措施,但市場成交只是略有回升,整體仍低于上半年平均水平,樓價繼續偏軟。
不過,李寧還在公告中稱將物業的一部分用作(李寧)集團于香港之總部。
李寧認為,公司在香港的業務具有龐大發展潛力。此外,擴展公司在香港的業務營運將有助擴展國際業務,因而具有重要策略意義。由于香港為全球少數國際城市,且憑借其作為商業樞紐的悠久聲譽,公司可加強與不同國際市場的聯系,并探索各種國際商機。
但從李寧披露的三季度經營數據來看,國內業務短線承壓,門店數量衰減、同店銷售增速放緩、庫存提升等問題已令公司業務面臨不小的挑戰,此時選擇大手筆拓展國際業務,也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業績方面,2023年上半年,李寧營收140.19億元,同比增長13%;歸母凈利潤21.21億元,同比下滑3.11%。
據華創證券分析師秦一超11月20日發布的研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李寧門店數量達6294家,較年初凈減1家;加盟店數量4807家,較年初凈減58家。
此外,三季度李寧零售同比增速僅為中單位數,電商業務甚至出現了低單位數同比下降;庫存方面,全渠道庫銷比接近5倍,環比二季度還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