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青海玉樹擁有風光秀麗的草原美景、人文風光及各族特色服飾,文化底蘊深厚,非遺資源優渥,素有藏區“服飾之鄉”“歌舞之鄉”等美譽。
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肅青海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出臺,北京市成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對口支援城市。13年來,北京派出5批共計261名干部人才參與對口支援,累計投入59億元,實施項目1086個,“新玉樹”處處可見“北京力量”。
為進一步推廣玉樹特色文化,助力文化援建青海玉樹,在玉樹州委、州政府和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的指導支持下,北京時裝周聯袂玉樹發起了“北京·玉樹文化交流月”系列活動,繼九月以來,“三江源起 ‘玉’見北京——2023北京·玉樹文化交流月”系列活動在京陸續開展:玉樹代表品牌及玉樹藏族歌舞閃耀亮相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玉樹特色產品相繼在北京時裝周時尚博覽會、Hi Fashion移動驛站前門國潮消費季展示銷售,玉樹文化產業人才系列培訓交流活動也陸續落地。
11月27日,青海玉樹當代民族聲樂創新工作坊、玉樹服裝設計高級研修分別于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服裝學院開營,玉樹州文旅局、北京時裝周組委會、合作院校的領導與遠道而來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服裝產業、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共聚北京,開啟學習交流之旅。本次研修交流亦是2023年京玉兩地文化交流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玉樹服裝設計研修交流活動由青海省玉樹州文體旅游廣電局聯合北京時裝周共同主辦,聯動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結合青海玉樹產業發展需求,依托北京市對口援建玉樹工作,發揮首都北京高校資源聚集、文化創新引領的優勢,讓玉樹文化行業從業者走出青海玉樹,提升專業素養,拓展行業視野,搭建京玉兩地交流對話、行業協同、互動共融的平臺。
北京服裝學院副校長王小藝在開班儀式上首先向學員們介紹了北京服裝學院的基本情況、特色學科、辦學理念,以及近年來學院積極推動學科建設、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成果,對參加研修班的玉樹學員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北京時裝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哲對“2023北京·玉樹文化交流月”項目的意義和作用做了詳盡的闡釋。北京時裝周從2016年開始就持續深耕非遺時尚版塊,積極宣傳推廣民族非遺文化,每年的北京時裝周上都有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設計師帶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系列設計,新疆和田的艾德萊絲綢、青藏高原的牦牛絨、大涼山的羊毛搟氈等極具民族特色的材料和元素都在時裝周上大放異彩,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喜愛。趙哲表示,希望發揮北京時裝周的資源整合能力,結合玉樹州產業發展需求,架起京玉兩地產業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的橋梁。
“服裝設計研修班已經是第二期了,9月份舉辦了第一期,學員們都覺得非常有收獲,對研修交流的形式、內容和師資的認可度非常高,基于此,我們舉辦了第二期研修交流,又選拔了一批人才,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理論和設計理念。很多學員參加過第一期,一聽說有第二期,就立刻又報名了。”北京援青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青海省玉樹州文體旅游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立平在采訪中大力肯定了服裝設計研修交流活動的成果。他表示,北京服裝學院優秀的師資力量、學校對傳統非遺文化成熟的保護、傳承與創新應用范式,以及對學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推動也是研修班選擇在此開辦的重要原因。
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與工程學院項目負責人吳小軍對研修班的師資力量進行了介紹,不僅有北京奧運的主設計師之一,也是青花瓷頒獎服的主創設計師尤珈副教授,還有全國十佳設計師王媛媛、著名男裝設計師楊潔副教授等經驗豐富、資歷深厚的大咖老師。吳小軍認為,玉樹地區的服裝產業長期發展,關鍵還是要著力于培育本土企業,這些本土企業生長、扎根于此,更了解當地人民的服裝需求,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本地市場。
叢求吉是此次研修班的一名學員,她2013年創建了自己的品牌陀功阿媽。“陀功阿媽在藏語中是高原母親的意思,我們這個品牌屬于大學生創業項目,至今已有十年時間。在玉樹當地小有名氣,但因為帶有濃郁的當地民族風情,想要走出去也存在很大困難。”叢吉求是第二次參加服裝設計研修班,她在第一期研修班中收獲頗多,對即將開始的第二期研修班更是充滿了期待。“我很喜歡劉衛老師的講課風格,他對于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是抱著崇敬之心,他的設計很溫和,尊重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希望這次能得到更多專業老師的指導。”
研修過程也是學員和老師們雙向交流學習的過程,學員們在服裝專業老師們的系統教學下,將民族元素更好地融入現代時裝,將傳統非遺技藝創新應用;老師們也在交流互動中更深刻地了解當地文化和民俗風情。在今年9月SS2024北京時裝周的舞臺,叢吉求還在北京玉樹文化交流月主題大秀中展示了自己的系列設計,她將五彩哈達、高原之花鮮亮的色彩融入當下流行的“多巴胺穿搭”,呈現了傳統文化與當代時尚的完美結合。
風格獨特,形式多樣,色彩鮮艷,除了精巧華美的玉樹藏族服飾深入人心,玉樹人民的能歌善舞也遠近聞名,“當地的歌舞文化非常濃厚,有句俗話說‘玉樹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據趙立平介紹,青海玉樹當代民族音樂創新工作坊在北京師范大學也同日開營,本次青海玉樹當代民族音樂創新工作坊聯動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文化遺產創新活化實驗室,集結了更卻才仁、代吉才仁、旦巴求尕等諸多玉樹籍明星及專業演員,整合了來自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曲學院等聲樂教育專家資源,既是一次進修學習,更是一次專業交流、切磋促進,通過專業技能的拓展、藝術視角的外延、演藝行業的互動,助力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作為京玉兩地文化交流的重頭戲,“三江源起‘玉’見北京——2023北京·玉樹文化交流月”項目創新打造文化援青新范式,以項目合作為契機,以服飾創新為載體,以文化交流為紐帶,帶動京玉兩地產業互動、人才流動、創新聯動,助力北京市文化潤玉、智力援玉、產業興玉,進一步推動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