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的紡織供應鏈共同面臨著不確定的發展因素。受外需疲弱、貿易環境復雜、生產成本高企等因素影響,下半年以來,毛紡行業生產、效益、投資等主要運行指標均增長承壓,出口壓力明顯增加。全年來看行業將依然面臨較艱難的形勢,行業企穩向好的基礎仍待鞏固。
一、毛紡行業承壓前行,下半年生產和效益趨緩并將延續全年
1、行業內生動力不足的情況仍然存在,企業生產與經營壓力增加
1~8月全國規上毛紡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5%。1~8月,規上毛紡織及染整精加工企業平均利潤率為3.1%,較上年同期增長0.5個百分點。2023年前8個月,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仍保持著積極的韌性和活力,總體形勢與上年相比呈現回升復蘇。同時,企業面臨的生產與經營壓力仍然存在。1~8月,規上企業毛紗線產量同比下跌2.5%;毛織物產量同比下跌6.3%。
2、毛紡產業體系與結構升級調整
受全球毛紡產業鏈結構調整的影響,中國毛紡行業體系結構也在不斷發生調整。
從出口來看,今年1~8月,毛紡原料與制品出口總額80億美元,同比持平,其中,不同原料產品的市場份額發生變化,以羊毛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出口額27.8億美元,占比從2018年同期的43%下滑至35%,以羊絨為主要原料的各類產品出口額約11億美元,占比從2018年同期的12%上升至14%。在出口品類方面,國際化發展加快推進,全球產業布局調整和供應鏈升級不斷推進,東南亞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承接發展產業鏈配套支持,毛紡服裝等制成品的出品占比從2017年的近40%下滑至30%,羊毛條、毛紗線、毛織物等中間產品的出口占比則較2017年增長3個百分點,占比近18%。隨著調整的深入,1~8月,我國對東盟出口毛紡產品的比重達到13.8%,較2017年增長4個百分點。
二、全球毛紡產業鏈復蘇壓力重重,全年行業形勢趨于平緩
1、全球消費市場影響毛紡產品市場復蘇
IMF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將低于3.8%的歷史年平均水平,全球零售消費市場的復蘇形勢并不明朗。除歐盟區外,幾個毛紡主要市場的零售消費同比均呈現一定程度的增長。但從下半年來看,幾個市場消費形勢顯示回落。美國市場消費仍具韌性,8月美國零售消費額同比增長0.6%;8月日本零售消費環比增長0.1%,呈現明顯回落,其中,服裝零售消費環比增速0.9%;受高通脹持續的影響,8月歐盟區零售消費環比下滑0.9%,作為中國羊毛原料與制品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今年歐盟區的消費形勢對行業影響突出。8月中國社會零售消費環比增長5.8%,其中服裝零售消費環比增長4.4%,但7、8月單月的消費水平較6月有明顯下滑。
2、產業鏈結構深刻的趨勢性調整變化不斷演進
由于國際政經形勢的深刻影響,以及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協同演進,在新的時代機遇與挑戰下,全球供應鏈正在經歷趨勢性的大變化。毛紡行業作為高度全球化分工和區域化產業合作的產業,過去幾年中,全球產業鏈不斷調整,今年以來中國毛紡原料與制品在美國、歐盟和日本市場上進口份額均有下調。1~8月,美國進口毛紡產品總額26億美元,同比下跌3.6%,其中從中國進口毛紡產品金額同比跌幅為23%,占美國市場比重為23%,較上年同期急劇縮減了6個百分點;日本進口毛紡產品總額1171億日元(約合7.8億美元),同比增長26%,其中,從中國進口毛紡產品占日本市場的比重為35%,也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降幅為3個百分點。1~6月歐盟數據顯示,歐盟區毛紡產品進口總額22億歐元(約合23億美元),同比增長12%,其中,從中國進口的毛紡產品占歐盟市場的比重為33%,較上年同期下滑約0.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