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我國經濟發展恢復向好,外貿出口降幅收窄,好于預期。紡織服裝本月出口下降10.2%,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8.1個百分點。
主要原因有:一是國家保經濟保增長的決心堅定。8月以來央行等機構通過釋放流動性、降息降準、下調股市印花稅和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等為經濟回穩保駕護航,有效帶動8月經濟數據回升。二是8月以來,由于國內經濟基本面壓力仍然較大以及央行降息導致10年期中美國債利差倒掛程度加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重新出現走軟跡象,8月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整體貶值2%,客觀上有利于我出口。三是同比基數走低。去年8月,紡織服裝出口額310億美元,比去年7月縮小22億美元,低基數為出口降幅收窄提供了支撐。據分析,下階段,紡織服裝出口機遇和挑戰并存。
從機遇看,一是我國經濟總體回穩向好,為行業和企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積累信心;二是國家重視穩外貿工作,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商務部召開全國穩外貿穩外資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等10項重點工作,其中特別強調要對傳統產品挖掘新增長點,培育新優勢,對紡織服裝產業加以支持。三是近期我國恢復和加強與歐盟、美國的經濟對話與溝通,有利于穩定外貿行業信心。四是我與發展中國家經貿聯系日益緊密為企業出口帶來新的增長機遇。金磚國家峰會剛在南非舉行,我國又將于10月召開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相關舉措將密切我與共建國家的貿易投資合作,為企業帶來新的機遇。
但同時,外需不足、國際貿易環境不佳仍將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僅增長3%,比去年低0.5%;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僅將增長1.7%。國際貿易環境不佳是我們面臨的另一挑戰,美歐進一步加快友岸和近岸外包的速度,加速“去中國化”,不僅減少自我直接進口,甚至縮減自越南等我產業轉移目的地的進口,對我終端服裝產品和紡織中間品的出口都造成了較大影響。
面對機遇和挑戰,將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在稅收、信保、國際航班恢復、人員外來等方面切實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才能穩定行業預期和企業信心。企業應苦練內功,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不斷適應信息化數字化發展要求,加強研發和設計水平,著力培育自有品牌,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增加和新老客戶面對面線下交流的機會,在穩住老市場的同時,不斷開拓新市場、新客戶。
貿易數據:
2023年1-8月,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8932.3億美元,同比下降6.5%,其中出口22233.2億美元,同比下降5.6%,進口16699.2億美元,同比下降7.6%,累計貿易順差5534億美元。
8月,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013.8億美元,同比下降8.2%,其中出口2848.7億美元,同比下降8.8%,進口2165.1億美元,同比下降7.3%,貿易順差683.6億美元。
1-8月,紡織品服裝貿易額2116.5億美元,同比下降10.3%,其中出口1976.6億美元,同比下降10.4%,進口139.9億美元,同比下降9.7%,累計貿易順差1836.6億美元,同比下降10.4%。
8月,紡織品服裝貿易額299.8億美元,同比下降9.8%,其中出口278.6億美元,同比下降10.2%,進口21.2億美元,同比增長4%,當月貿易順差257.4億美元,同比下降11.2%。
貿易特點:
一、去年同期基數降低疊加歐美企業去庫存推進,8月紡織服裝出口降幅收窄
8月,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依舊較弱,外需不足問題未得到根本緩解,疊加國內洪水等自然災害影響交貨速度,外貿出口延續負增長,但受去年同期基數降低、歐美企業庫存逐漸消化、人民幣貶值以及美國經濟有所恢復等因素影響,出口降幅收窄。8月全國外貿出口同比下降8.8%,降幅收窄5.7個百分點。紡織服裝出口形勢基本與外貿出口整體形勢同步,本月紡織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10.2%,相比上月降幅收窄8.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2.8%。去年7月后,紡織服裝出口持續下滑,9-12月出口額均低于300億美元,在去年同期相對較低基數影響下,加上歐美企業去庫存推進,未來幾個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降幅有望繼續收窄、反彈。
二、對美出口有所恢復,中亞和西亞、非洲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仍是增長主要動力
8月,市場格局總體仍保持“東升西降”的演變態勢,但相比前幾個月有細微變化。對美出口同比降幅收窄至1.4%,重點出口商品針梭織服裝出口數量實現增長;對東盟出口降幅收窄近8個百分點;對歐盟、日本出口則繼續下滑,本月同比降幅均超過20%。中亞和西亞、非洲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仍是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阿爾及利亞已經連續4個月同比增幅超過100%,對中亞5國出口同比增長9%。從份額看,四大市場美國、東盟、歐盟和日本占我出口的份額分別為18.36%、14.3%、13%和5.87%,四者合計約占我國出口的51.5%,相比2022年全年下降近3個百分點;其中,美歐日三大發達市場占比37.23%,與2022年基本持平,比上月(38.95%)縮小1.72個百分點。
三、四大類商品出口量均增長,但國際市場供需格局尚未根本逆轉
隨著歐美企業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去庫存”逐步推進,企業庫存逐漸消化,以及美國消費市場的好轉,8月,紡織品服裝市場有所回暖,四大類商品紗線、面料、家用紡織品和針梭織服裝出口量全部上漲,漲幅分別為30.4%、8.1%、20.5%和6.2%。但出口價格在同比基數較大,以及出口競爭壓力下持續下降,本月四大類商品出口單價全部下跌,跌幅分別為22%、13.2%、15.3%和18.7%,客觀上反映國際市場供需格局尚未發生根本逆轉。在量升價跌的作用下,紗線和家用紡織品出口額實現上漲,其中,紗線出口額12億美元,同比上漲1.7%;家用紡織品出口額19.7億美元,同比增長2.1%。面料和針梭織服裝出口額則繼續下跌,但降幅較上月已收窄,8月面料出口額55.5億美元,同比下降6.1%;針梭織服裝出口額140億美元,同比下降13.7%。
從1-8月數據看,紡織品累計出口額905.4億美元,同比下降11.4%;服裝出口額1071.1億美元,同比下降9.4%。四大類商品中,紗線和面料出口額分別下降11.3%和11.5%;家用紡織品和針梭織服裝出口額分別下降3%和9.6%。出口數量方面,紗線和家用紡織品分別上漲8.5%和2.8%,面料和針梭織服裝則分別下降3.3%和5.6%。出口價格方面,四大類商品全部下降,其中紗線跌幅最大,為18.2%,面料、家紡和針梭織服裝則分別下降8.4%、5.6%和4.3%。
四、8月主要省市出口降幅收窄,浙江逆勢增長1.4%
8月,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和去年同期低基數因素的作用下,除山東下降14.6%降幅擴大外,其他主要省市紡織服裝出口降幅縮小8至18個百分點。其中,浙江逆勢增長1.4%,和上月(-13.8%)相比恢復15個百分點,江蘇、廣東、福建、上海和安徽分別下降14.1%、5%、19.2%、20.5%和4.1%。
1-8月,全國31個省(市、區,不含港、澳、臺)中有10個省保持增長,其中新疆(38%)、廣西(78%)、四川(24%)、黑龍江(53%)、貴州(57%)增幅較大。排名前6的重點地區中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福建和上海分別下降6.8%、18.3%、13.7%、10.9%、21.3%和15.5%,降幅較上月略有縮小。
五、8月紡織品進口增長19%,拉動整體進口增長4%
8月,紡織服裝進口連續兩個月保持增長,同比增長4%,增幅較上月擴大1.7個百分點,主要由紡織品增長拉動。8月,進口紡織品11.1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紗線進口額6.3億美元,同比增長79.5%,進口量增長108.3%,而棉紗線受國內外棉價倒掛、補庫需求帶動進口快速恢復,成為拉動整體增長的主要因素。面料和制成品進口額分別下降21.3%和13.9%。8月,進口服裝10.1億美元,同比下降8.6%,降幅較上月收窄3個百分點。其中,針梭織服裝進口額下降7.5%,進口量下降7.8%,單價同比增長0.3%。
1-8月,紡織服裝累計進口140億美元,同比下降9.7%。其中紡織品進口75.1億美元,同比下降11.6%,服裝進口64.9億美元,同比下降7.3%。大類商品中,紗線累計進口額下降6.4%,進口量增長4.6%,進口單價同比下降10.5%。面料進口額下降19%,進口量下降6.9%,進口單價下降13%。針梭織服裝進口額下降5%,進口量下降11.6%,進口單價上升7.5%。
六、棉花需求有所增加,國內棉價再創年度新高
8月,我國進口棉花17.5萬噸,環比增長59.6%,同比增長62.3%。其中美棉進口量仍居首位,占比為47%;澳大利亞排第二,占比29%;巴西排第三,占比10%。進口均價連續第三個月下降,每噸2100美元,同比下降26.3%,環比上漲0.5%。1-8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85.8萬噸,同比下降37.1%;進口均價2220美元/噸,下降14.9%。
化學纖維進口量升價跌,8月進口量同比上升17.2%,進口均價同比下跌16.9%。進口量前8個月累計下降9%,進口價格下降6.5%。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發布的信息,近期棉花需求有所增加,棉價震蕩上行。新棉播種以來,受不利天氣影響減產預期增強,國內棉花價格上行態勢明顯,屢創年度新高,8月31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收于18294元/噸,是本年度最高點,同比上漲2310元;月均價為18109元/噸,環比上漲352元,同比上漲2276元;同期,Cotlook A指數為98美分/磅,環比上漲3.2%,同比下跌25%,折1%關稅價格為17194元/噸,低于國內棉價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