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企業經營中,可持續是一個所有企業都不能忽視的方向。無論你身處什么樣的行業,也無論你身處什么樣的發展階段。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全球的趨勢,持續推出符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產品和服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也是企業的日常行為,面向未來的有遠見的企業是一定會重視與自然,與環境關系的,也一定是有責任感的,否則難以長久。”近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全球時尚峰會上,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總經理戴塔娜以鄂爾多斯源牧場為例,向世界分享了企業需“創造更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鄂爾多斯是全球唯一一家擁有羊絨全產業鏈的企業,經營范疇涵蓋羊絨原絨采購、初加工、深加工、成衣生產、品牌推廣、渠道建設、產品銷售。正是因為擁有這樣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讓鄂爾多斯集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可持續時尚”發展之路。
站在戰略高度推進可持續發展
鄂爾多斯集團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可以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鄂爾多斯集團是以羊絨為核心資產的企業,而羊絨是一種稀有原料,其產量極低,因此保護源頭、保護環境、尊重自然成為鄂爾多斯集團的傳統。
進入21世紀,隨著“可持續時尚”理念在各大國際時尚品牌中推行,鄂爾多斯集團清晰地看到了企業開展“可持續時尚”的優勢所在。鄂爾多斯立足羊絨主行業,歷經40年發展,早已形成包括分梳、染色、紡紗、針織、成衣等覆蓋從牧戶到客戶,從牧場到商場的垂直產業鏈。這意味著,其對可持續時尚的踐行,可以突破單點,由點連線,由線成面。而且,因為能100%控制到產業鏈條的每一個環節,拿到最真實的數據,鄂爾多斯所推行的可持續研究和策略,也更具說服力,且更易做到長期持久。
“因為我們作為全鏈條的擁有者,一榮俱榮,做得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反之則必然是最大的受害者。”戴塔娜坦陳。
2017年,鄂爾多斯正式將可持續設定為集團的戰略重點之一,并制定了相應的行動計劃。2019年發布《ERDOS WAY鄂爾多斯之道》,覆蓋供應鏈、品牌、員工三大層面、八個方面的行動指引和目標,全面展示了其在產業鏈中系統性的方法論,從源頭上建設超細羊絨牧場、保護培育山羊品種,到生產環節引進全新技術和生產模式,以及在零售終端通過創新產品與各種活動和消費者達成持續溝通,鄂爾多斯真正將可持續時尚貫穿于產業鏈全程。
2022年4月22日,鄂爾多斯集團正式啟動鄂爾多斯碳中和項目,宣布加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30•60 時尚氣候創新碳中和加速計劃”, 進一步推動集團可持續發展進程,同時向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時尚氣候創新專項基金捐贈200萬元,以支持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氣候創新工作,并發揮品牌影響力推動價值鏈伙伴和消費者積極參與產業和市場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基因貫穿全產業鏈
在鄂爾多斯,從原料、生產、設計,到包裝、物流、消費,每一個環節都充分體現著保護環境、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理念。鄂爾多斯希望通過羊絨全產業鏈的可持續綠色實踐,引領行業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讓消費者在享受溫暖時尚的同時逐漸接納并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原料方面,從20世紀90年代起,鄂爾多斯就開始了牧場保護工作,同時,為保護牧民養好羊、采好絨的積極性,一直堅持對高品質羊絨的高價收購。到2017年,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則開始全面開展牧場建設,在全國主要的絨山羊養殖區域成立推廣中心,與當地政府、合作社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聯結廣大絨山羊養殖牧戶,大力推行優質優價,通過經濟上的激勵,引導帶動牧民養超細絨山羊。2022年9月,“鄂爾多斯·源牧場”落成揭幕,建立了一個將科學養殖、科研示范、培訓推廣、羊絨收儲集于一體的可持續示范牧場,立足于保護珍貴的草場資源,保護優良的山羊品種。鄂爾多斯開發上線了“鄂爾多斯·源牧場”小程序,成為消費者了解服裝背后可持續原料與生產信息的窗口,可持續工作的傳播成為了連接消費者的紐帶。
走過原料端,便進入生產環節。在這里,采用節水技術和提高產能是鄂爾多斯集團可持續生產的關鍵。在山羊絨洗絨環節,鄂爾多斯集團研究應用了最新技術,率先在行業中實現了無磷化山羊絨清洗、超聲波洗絨實現節約用水20%;染色環節,持續研究并采用微懸浮染色技術、植物染料染色技術、無磷脫色技術、無染色技術、自清潔后整理技術,最大限度的保護羊絨天然纖維的品質特性,實現節水50%以上;應用全自動縮絨設備、改進優化縮絨固色工藝,實現節約用水用汽15%,節約后整理時間40%,使綠色染整技術達到全面升級;污水處理環節,通過實施污泥無害化處置、水循環利用和縮短流程等措施,使水的重復利用率提升至80%。鄂爾多斯集團還大力改造分梳設備,使得產能大幅提升。
鄂爾多斯還在行業內首創羊絨制品全生命周期(LCA)評價體系,通過這一體系可以清楚地看到,從生產到包裝,一件羊絨衫會產生多少溫室氣體排放、共有多少初級能源消耗。這個數據,為羊絨行業進一步優化提升絨紡生產全流程技術水平,持續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傷害提供了數據支撐。
除在生產方面大力推動綠色化之外,鄂爾多斯集團還在產品的設計方面加入了可持續性的基因。鄂爾多斯在制造工藝上依然保留許多機器無法取代的人工技藝,一件羊絨衫,要歷經120道工序才能完成。這樣一件藝術品也決定了羊絨產品不是快消品,是可以好好保存可傳給下一代的。
大衣煥小衣
此外,羊絨不需要經常清洗,它的保養可減少耗水,更加節能。為此,鄂爾多斯一直在倡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傳授正確的保養方式 , 進而促進消費者養成珍愛產品的意識,改變其消費行為,傳遞環保意識,鼓勵耗能少、用水少的設計。2018年11月7日,“鄂爾多斯1980”品牌正式啟動“大衣煥小衣”項目。顧客只要將舊的鄂爾多斯成人羊絨衫送到鄂爾多斯門店,就可以收到由此改做的同款童裝產品。此舉的意義不僅在于“廢物利用”,給予羊絨衫第二次生命,而且可以將其中蘊藏的溫暖情感代代相傳。
無染色羊絨
基于對可持續生產設計的承諾,2019年,鄂爾多斯推出以再生羊絨、牦牛絨、無染色羊絨、全成型針織衫、可追溯羊絨與自清潔羊絨針織衫為核心產品的善SHàN系列服裝,重新定義時尚和環保之間的關系,向消費者表達尊重自然、保護生態、循環相生的品牌理念。
鄂爾多斯還領行業之先,制定國家級綠色標準,關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水、電、汽等能源及化學物質的可管控,以及用量的合理逐步下降。關注包裝物的使用與循環使用,合理規劃運輸和分銷體系。目前,鄂爾多斯羊絨針織產品綠色加工設計產業化示范線已創建完成,并已經獲得國家工信部的“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認證、瑞士環保紡織檢定協會頒發的“國際信心紡織品”以及“MADE IN GREEN”的認證。
用好紅利推動行業“雙碳”發展
作為全球知名大企業之一,鄂爾多斯雖然在可持續時尚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但在其背后同樣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難。
對于如何克服困難推動企業低碳發展,戴塔娜認為最關鍵的因素在于企業內部自上而下都要對低碳發展有深刻的認同和理解。鄂爾多斯經營范疇涵蓋羊絨原絨采購、初加工、深加工、成衣生產、品牌推廣、渠道建設、產品銷售,其低碳轉型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需要通盤考慮。為此,鄂爾多斯在項目啟動之初,專門成立了一個可持續工作小組,協調各部門間的低碳發展工作,溝通集團低碳發展的長期愿景,讓集團內部充分理解低碳發展的意義。同時,對內傳播集團低碳發展進展與成果,并展開綠色知識競賽、低碳打卡等員工活動,科普綠色發展理念與知識,讓內部驅動促進行為的改變。
在集團各部門各環節的共同推動下,鄂爾多斯于2019年發布集團級戰略《ERDOS WAY鄂爾多斯之道》,制定了涵蓋上游牧場、中游制造、下游消費的羊絨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戰略,為集團低碳發展做出戰略部署。
戴塔娜介紹,當前企業在低碳發展方面依然面臨一定的困難。如企業在低碳目標制定、減排計劃規劃及實際減排工作的監測與跟蹤中,涉及大量數據收集與管理、工作。目前缺少可實際應用到服裝產業鏈的數據收集與管理工具、碳排放實測工具。希望可以得到適用于服裝行業的碳排放實測工具、碳大數據管理工具支持。此外,低碳技術研發創新是低碳轉型關鍵突破口,而企業自身研發資源與實力、配套技術有限,難度大,從研發到科研成果實際應用轉化,周期長成本高。希望行業內可成立低碳技術共享平臺,交流經驗,共享通用技術,助力企業加速向低碳轉型。
戴塔娜認為,低碳發展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必然選擇,這是一個系統性的長期工程,需要企業盡快行動。而且在“碳中和”背景下,國家也會出臺相關政策保障和激勵紅利,企業應抓住機會,將綠色低碳發展轉化為企業新的業務增長點和核心競爭力。作為羊絨行業領先者,未來,鄂爾多斯集團將更加積極開展氣候變化治理和低碳轉型工作,在全價值鏈的每個環節推行可持續理念,努力降低碳排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助力"雙碳"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