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紡織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織造裝備正朝著高速高效、節能降耗、數字化和智能化等方向發展,以不斷滿足面料產品開發及終端市場的新需求。據統計,本屆ITMA展會上共有161家織造機械展商參展,展出面積約占展覽總面積的10%,參展規模位列第 3 位。參展的織造裝備企業集中展示了其在技術、裝備以及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創新,呈現出高效率低能耗、數字化智能化系統輔助、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等顯著特點。從展示的展品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基于市場需求的性能優化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紡織織造企業面臨著許多的壓力:一方面市場對小批量、多品種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原材料、人工等生產成本不斷上漲,環保要求持續加碼。這要求織造企業需要加強新產品開發,提高生產靈活性,優化生產流程,加強成本管理,保持市場競爭優勢。為順應織造企業的生產需求,相關的織造設備也在積極升級換代。
本次展會上,多家企業均推出了新型號產品,產品結構、性能得到進一步優化,設備設計理念從用戶角度出發,結合對環境的關注,通過降低水、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來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兼顧便捷操作技術,注重運行數據分析與應用,實現設備高效運轉運行。例如,絲冪拓的2FAST高速劍桿織機在原有版本上進行性能優化,機器前部較低,更加符合人體工學特征,電子平臺和交互式用戶友好界面,更加便于工人操作。此外,展出的織造裝備與下游市場的應用需求結合更加緊密,靈活性、多品種適應性更高。例如,必佳樂推出的Ultimax劍桿織機系列,每個系列織機中均開發了不同型號的設備,適用于牛仔布、巴里紗、毛巾布、平地毯等的織造;意達在其R9500 EVO系列中也開發了不同型號的設備,適用于精紡羊毛、掛毯、仿針織牛仔布、毛巾布等不同原材料、不同幅寬織物的要求,品種更換便捷。
數字化、智能化特點突出
在通過智能轉型推動制造強國建設新時期,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成為紡織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持續增加和用戶對品質要求的逐步提升,紡織企業對織造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從本屆展會的展出情況來看,多家企業都在積極利用各種電子控制平臺提供設備的遠程監控和服務,同時通過數字的積累與云平臺的建設與應用,為智能化運行打下基礎。例如,必佳樂將旗下數字化工具和數字化服務集中在全新的數字化平臺PicConnect中,該平臺集生產監控、能耗監控、品種管理、網上商城等功能于一體,能使工人快速改變織機的參數設定,實時監控織機狀態并跟蹤生產,關注織機能耗,同時新增了報警、訪問控制、行動中心和監控數據導出等功能;意達最先進的工廠監控系統My-Weave™,可以提供紡織品生產管理參數;所有的范德威爾機器都可以通過云計算連接到“TEXconnect”監控系統,更符合“工業4.0”概念;多尼爾配備的DoXNet軟件,可以將織機網絡化,并提供用戶友好的生產概覽,通過多尼爾DoXWeave控制臺,可以集中管理織機數據,并遠程訪問網絡化織機;TISS津田駒網絡支援系統,用于物聯網應用,可實現改善運轉、提高生產、預測保養的目的;約科布·繆勒所有窄幅織物織造機和標簽織機(MD 2/130除外)均經過預先配置,可集成到網絡中,并可通過窄幅紡織行業的數字化門戶“mymuenet®”進行連接,這些機器還標配了MLC機器控制系統和MüDATA®M系列控制平臺。
高速化、高效率優勢延續
對于織機而言,生產速度和效率決定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合適的運轉速度和持續平穩的高質量運行是衡量其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為織造企業增加產量和效益的重要方式。本屆展會上,各家企業紛紛在高速高效方面進行優化提升,織造裝備的高速化、高效率優勢得以延續。在開口裝備方面,史陶比爾的超高速S3280電子旋轉多臂,最高轉速可以達到1 580 r/min,能夠匹配高速運行的噴氣織機;劍桿織機的工作幅寬和速度均有所提高,意達的牛仔劍桿織機Ultimax-4-R-220在織造幅寬為220 cm時的轉速可達730 r/min,絲冪拓的CONCEPT190C8 D劍桿概念機在織造幅寬為190 cm時的轉速可達800 r/min;噴氣織機通過對合理的主噴嘴與輔助噴嘴、氣流引緯場的設計,速度也有所提升,津田駒的ZAX001neo-190-2C-Cam噴氣織機采用積極式凸輪打緯,在織造幅寬為190 cm時的轉速可達1 200 r/min,豐田的JAT910 2S-340LM-ET在織造幅寬為340 cm時的轉速可達900 r/min。但總體來看,與上屆展會的展出裝備相比,織造裝備速度的提升非常“理性”,設備制造商更注重在高速基礎上的穩定性、品種適用性和運行的可靠性。
更加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綠色可持續日益受到行業關注的當下,紡織品生產過程中的節能降耗以及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依然成為衡量設備技術創新發展水平的指標之一,本屆展會展出的織造裝備更加契合展會“可持續性與循環性”的主流方向。一方面,對設備結構與性能進行優化,使其耗電量、耗氣量等進一步降低,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豐田的JAT 910通過優化引緯噴嘴系統,較以往機型空氣消耗量減少了20%,空氣壓力減少了10%;津田駒的ZAX001neo較以往機型,空氣消耗量可減少35%、壓力降低20%;必佳樂、意達、多尼爾、TOYOTA等的產品都使用了直接驅動馬達,機器節能高效,JAT 910新型主馬達逆變器的采用,使設備的耗電量減少了10%。另一方面,針對原料的可持續性,廢邊節省技術的推出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于蠶絲等貴重纖維可起到大幅節省成本的作用。意達的iSAVE®能夠完全消除左側的廢邊,顯著減少了原材料的浪費;必佳樂織機左側配備EcoFill消除左側廢邊裝置,降低了高檔緯紗的浪費;絲冪拓推出的2SAVE廢邊處理裝置,最大程度減少廢邊紗,甚至左右兩邊的廢邊經紗全部取消,織造幅寬最多可增加50 mm。此外,回收再生材料的應用熱潮興起,織造裝備也針對再生纖維的特性進行了相應的優化,必佳樂的Ultimax劍桿織機,針對再生紗飛花落棉較多的特點,機身橫梁傾的設計斜度加大,有利于飛花落棉沉降;約科布•繆勒也聲明了回收紗線和可生物降解紗線在其設備上的生產適用性。
應用逐漸向產業用領域擴展
近年來,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紡織新產品制造及應用的突破,推動了產業用紡織品市場的高速增長,相應的織機市場的發展勢頭也在不斷壯大。在本屆展會上,工業用織造裝備的參展比例較大,產業用紡織品生產設備得到快速發展。除了傳統的代表性寬重工業織機制造企業如Jäger、Trinca等悉數參展外,普通劍桿織機和噴氣織機在產業用織物生產方面的適應性也不斷增強,例如多尼爾的P2劍桿織機可用于織造碳纖維展寬織物;絲冪拓的2FAST劍桿織機可用于玻璃纖維、碳纖維、芳綸等的織造;意達的重磅打緯Hercules劍桿織機可用于織造各類產業用織物;多尼爾的A2噴氣織機、津田駒ZAX001 neo噴氣織機均針對寬幅產業用材料推出了相關機型;VúTS展出用于3D間隔織物的DIFA噴氣織機,其織造幅寬為180 cm,織造速度可達到500 r/min+10 s間隙。此外,復合工藝織機也得到了有效發展,目前可實現簇絨(縫合)+機織織物織造、編織+機織織物織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