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華集團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所屬的軍需被裝保障企業。從1928年我黨我軍建立的第一個軍需工廠開始,軍需企業一直伴隨著黨和人民軍隊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而不斷的發展壯大,在維護國家主權、保持邊疆穩定、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要關頭,圓滿完成了黨、國家和人民軍隊交給的各項緊急保障任務。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際華黨委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總要求,把服務保障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有力有序推動主題教育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有效履行
新時代保軍應急使命
際華集團黨委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把黨的領導優勢轉為企業的發展優勢,在軍隊后勤保障和應急建設中,黨委統一領導,研究總院、營銷總公司2個牽頭部門各司其責,9個基層企業同步推進,秉承“平時為民、急時救援、戰時保軍”的使命,在軍警裝備、應急保障、行配工裝等領域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保障作用。建立了全過程、跟蹤式、零距離的服務保障系統,提供專業化、系統化、個性化服務,具有全產品系列、全戰區覆蓋、全過程服務的系統集成生產保障能力,被譽為“軍需保障鋼鐵脊梁”。
作為黨和國家軍警被裝重要保障力量,際華集團先后承接了55式、78式、87式、07式、21式人民軍隊歷次換裝生產任務。特別是21新式軍服換裝任務以來,組織所屬企業投入1.5萬余名員工齊上陣,克服疫情影響,戰酷暑,斗疲勞,牢牢秉持著軍需企業“特別講政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四特”精神,出色地完成了黨和軍隊交給的軍需保障任務。
在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應急使命·2023”演習中,應急帳篷等產品在西南高山峽谷地區經受住了連續降雨、七級大風及揚沙、晝夜溫差相差30℃等多種復雜實戰考驗,受到部委領導和駐訓演習人員的高度好評。
作為“專精特新”企業,際華功能性服裝、單兵裝備、應急和醫用背囊、功能防護鞋靴、單兵應急電力、自動應急凈水設備、多用途移動應急供熱裝置,滿足野戰高原和極寒區環境的需要,在北部陸軍廣泛使用,極大地解決了極寒區的部隊宿營問題。
加快解決
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
加強工作協同,推動全系統形成掛圖作戰、跑表計時、高效運轉的工作模式,努力將主題教育“任務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截至目前,際華各級黨員干部已有160余人次,圍繞“以新材料研發、新技術應用、新產品設計、新工藝演進為工作重點,以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建設國內知名的軍警保障、應急防護領域高效協同的數據驅動性創新平臺”等課題,開展調研,從軍警被服向軍警裝備、應急防護延伸,從功能性產品制造向上游特種新材料拓展,布局了26個重點項目。
按照同題共答的原則,各級黨員干部對公司課題進行歸納、分解和承接,共形成8大類20個調研課題,組織召開了“特種先進功能纖維創新技術研討會暨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聯盟單位與際華集團項目對接會”,與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3542公司5項專利獲得海外專利授權,這5項專利授權重點圍繞功能性紡織材料生產設備改造、節能減排生產工藝創新、新型再生環保產品生產工藝創新等生產工藝技術進行保護,為建設具有軍警保障、應急防護核心能力的一流輕工軍民保障體系營造者夯實技術基礎。
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提供堅強儲備
繪好“主題教育工作圖”,堅持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有機貫通、一體推進。
在歷次讀書班中,大家將理論學習與科技創新、轉型布局、戰略部署結合起來,找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
針對軍隊、武警部隊對特種防護服裝、功能性服裝的新需求,參與有關軍種相關產品的研發,組建了際華“專項裝備市場開拓”項目組,推進實施野營、單兵裝備、訓練器材業務的深入拓展,3502特種防護裝備生產研發基地項目完成70%。
完成了際華皮革皮鞋研究院建設,整合3515、3514、3513研發中心和廣州研發中心、福建研發中心,建設際華皮革皮鞋研究院實景模擬實驗室,將集中開展人體數據實時采集、鞋靴嵌入式外骨骼結構、地形信息傳感采集等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以更高維度的信息技術條件為導向,應對不同應用場景的功能鞋靴的開發,達到引領行業的能力和水平,形成領先全球的高科技制鞋技術鏈,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做好一流的后勤儲備。
際華集團黨委將認真按照黨中央、國資委黨委和集團公司黨委工作部署,履行“保軍、應急、為民”使命,以“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為重點,在市場攻堅、科技創新等領域持續發力,切實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進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成效,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蓄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