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商品期貨收盤普跌,能化跌幅居前:原油跌超6%,LU燃油、燃料油等跌超5%,滬錫、瀝青等跌逾4%,液化氣、甲醇等跌超3%,PVC、棉紗等跌逾2%,短纖、白糖等跌超1%。
同時,受歐美銀行業風險發酵升級影響,紡織原材料市場海外訂單憂慮加重,紡織原料跌勢加劇。目前國內紡企觀望心態較濃,紡企原料采購較為謹慎。
滌綸長絲由補貨轉變為觀望
以滌綸長絲為例,從市場價格看,3月滌綸長絲在聚酯成本端價格上漲的支撐下已漲至去年10月以來新高,然而,隨著利好逐步消化以及市場對經濟風險的擔憂增強,國際原油一度受挫,聚酯成本回落,滌綸長絲開啟窄幅讓利模式,下游采購由適度補貨轉變為觀望。
聚酯需求回暖存在一定隱患
去年下半年以來,滌絲高庫存導致聚酯企業去庫壓力增大,企業更傾向于消化庫存而主動備貨生產的積極性下降,這是PTA價格承壓的重要原因。不過,隨著疫情防控的優化調整,紡織行業需求開始改善,滌綸長絲高庫存的問題也得到了明顯的緩解。截至3月9日當周,滌綸長絲POY庫存為20.8天,較去年同期下降5.7天,同比下降21.51%;滌綸長絲DTY庫存為27.9天,較去年同期下降3.1天,同比下降10%;滌綸長絲FDY庫存為21.5天,較去年同期下降6天,同比下降21.82%。滌綸長絲庫存全面下降,降低了聚酯企業去庫的壓力,有助于行業開工負荷的提升。
終端織造行業由于國內需求的回暖,整體訂單增加,很多企業開始主動補貨,織造行業開工負荷大幅提升,這對化纖產業的整體需求起到了提振作用。不過,目前國外需求偏弱的格局仍然沒有改變,國內需求回暖也以剛性補庫為主,后續終端織造的需求能否繼續跟進也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