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乘風破浪,未來可期
談及中國經濟,李強說,確實,今年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不確定、不穩定、難預料的因素還有很多,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一些偶發問題。如何穩增長,對中國、對世界各地都是一個現實的考驗。
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5%左右,這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確定的。當然,現在中國經濟總量大了,超過了120萬億元,新的挑戰也有不少。在這種高基數上要達到這樣一個增長目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倍加努力。
有關經濟發展的具體政策部署,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我們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整個經濟運行整體向好。所謂“穩”,最重要的是穩增長、穩物價、穩就業;所謂“進”,就是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有新進步。
具體工作中,我們要打好這幾套組合拳。第一,要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第二,要打好擴大需求組合拳,包括內需、外需、投資。第三,要打好改革創新組合拳,包括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等。第四,要打好防范化解風險組合拳。這些組合拳,每一套都有豐富內涵,我們還會根據實踐需要,不斷充實、調整、優化這些組合拳的具體內容。
李強說,剛剛記者還問到,中國在經濟發展中有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確實,中國經濟發展是有很多有利條件的。比如,我們的市場規模巨大、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們的產業體系完備,我們的人力資源豐富,我們的發展基礎很厚實。特別重要的是,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顯著。說到困難,實際上大家都有困難,中國的困難也不少,但是靜下心想一想,我們什么時候沒有困難?我們從來都是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實現新發展、創造新奇跡的。
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聽的最多的故事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都很勵志,講的都是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自強不息的精神。中國人從來沒有被任何困難所壓倒過。從今年開年后這兩個多月經濟運行的情況看,我國經濟出現了企穩回升的態勢,最近一些國際機構也調高了對中國今年經濟的預期。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我想用八個字來概括:乘風破浪,未來可期。對此,我充滿信心。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對于民營經濟,李強談到,大家一定都已關注到,這次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全國政協委員時,就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了深刻闡述,引起強烈反響。廣大民營企業家深受鼓舞、深受激勵,都很振奮。
我長期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工作,經常有機會與民營企業家交流,對他們發展中的期盼和顧慮還是比較了解的。在這里,我主要想表達這么幾層意思:
第一,“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長久之策,過去沒有變,以后更不會變。確實,去年有段時間,社會上有一些不正確的議論,使一些民營企業家內心感到憂慮。其實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確的。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作了強調。對此,我們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
第二,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我們將在新起點上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從發展空間看,中國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需求,還有很多新領域新賽道有待開拓,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民營經濟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時代呼喚廣大民營企業家譜寫新的創業史。這也是我特別想說的一點。經濟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也依賴客觀條件,但更需要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希望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堅定信心再出發。說到這里,我不由想起當年江浙等地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時,創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雖然現在創業的模式、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當時那樣一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是永遠需要的。我們各級領導干部要真誠關心、服務民營企業,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帶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創業者、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我相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民營企業家一定能譜寫出更加輝煌的創業史。
我國“人才紅利”正在形成
針對就業問題,李強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最根本還是要靠發展經濟。具體工作中,將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進一步加大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
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從就業看,有一定壓力,但從發展看,注入的是蓬勃活力。李強表示,將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幫助年輕人通過勞動和奮斗,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國人口增長由正轉負,有人擔心人口紅利會不會就此消失。對此,李強回應稱,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國有近9億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超過1500萬,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中國的突出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可以說,我國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
對人口增減可能帶來的問題,李強認為,還要作深入分析研判,積極應對。
至于延遲退休政策問題,李強表示,將認真研究、充分論證,在適當時候穩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