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場或將迎來油價上漲
近日,PTA價格持續上漲,主力合約價格一度突破新高,本輪PTA價格上漲主要是成本和供需兩方面導致。
成本方面,國際油價明顯抬升。另外,PX前期估值有所回落,4月份起,供應端檢修損失較多,PX-石腦油價差在300美金左右形成較強支撐。PTA自身供需方面,由于之前價格在低位時,PTA加工費一度擠壓至低位,供應收縮預期較強。
需求方面,2月份聚酯開工呈現穩步提升狀態,在國內需求溫和復蘇的大背景下,需求雖然無較大增量,但當前能維持在較高的剛需水平。因此,供需方面,PTA3-4月有去庫存預期,價格將在低估值下迎來上漲。
江浙地區,下游終端開機率逐步回升,截至二月底,江浙加彈綜合開工率提升至92%,江浙織機綜合開工率提升至75%。在訂單的來源上,外銷弱于內銷,內銷下游有備貨需求支撐。
江浙加彈織造開機率繼續提升至相對高位水平的原因:
1、生意較好的下游企業在應季面料和貿易商囤貨需求支撐下,目前產銷平衡,所以開機上盡量高開。
2、生意略差的下游企業即便在訂單不足的情況下,在春節后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面為了考慮工人問題也是盡量高開,直到后期庫存有壓力的時候才會考慮降開機。
外貿訂單疲軟或將迎來變局
從數據來看,2023年1月,歐洲對國內訂單減少50%,北美減少了40%;浙江等地許多企業因為接不到訂單而企業被迫縮減人力開支;香港2023年1月進出口同時下跌30.2%和36.7%,創香港70年新低。這意味著,1到2月對歐美的出口下滑幅度,是整體外貿下滑幅度的3倍左右。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南亞國家外貿銷售幾乎全部增長。
2023年1月,韓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7%和7.4%;印度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5%;越南外貿進出口總額下跌17.3%,2月開始反彈,增速11%;馬來西亞進出口總額增長2.7%和1.6%;墨西哥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5.6%。
盡管歐美消費大國未來幾年的需求大概率萎縮,對應我國的外貿形勢較為嚴峻,但我國作為“供應鏈優勢+體量大”的生產國仍或受益于“脂肪厚”而更容易在嚴冬中存活下來。
今年1-2月,六大勞動密集型行業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出口份額約14.5%,其中紡織品、服裝類、鞋靴、玩具類商品出口金額同比增速分別均明顯低于整體出口增速。部分訂單流到東南亞或回流美國的趨勢的確存在,結合多項外貿數據來看,這是已持續多年的緩慢的全球區域產業分工演變,而非今年或近兩年突然出現或急劇發生的趨勢。這種演變背后,也有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及全球化布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