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地震對土耳其經濟同樣造成重創。而其中,占了土耳其國民生產總值十分之一的土耳其紡織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本次地震的影響。2022年,土耳其紡織品和成衣出口規模達到3440萬美元,是該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月7日,土耳其證券交易平臺Borsa Istanbul在公共平臺上披露,以卡赫拉曼馬拉什省(Kahramanmaras)為中心的這次強震對土耳其10個省份造成了影響,該公司決定終止在震區企業的股票交易,一直到這些公司對其如何受到地震影響作出特殊情況披露。
而在這些暫停股票交易的企業中,土耳其紡織新聞媒體Textilegence報道稱,其中有8家為紡織服飾企業。查閱這些企業的相關資料后發現,這些企業包含棉花及棉紡織品、聚酯纖維及相關紡織品等紡織材料供應商及代工廠,他們的客戶不乏歐洲知名品牌H&M、ZARA、彪馬、博柏利、路易威登等。
根據土耳其商務部數據,截至2021年數據,土耳其是世界第6大紡織品和服飾生產及出口國。而該國紡織業對歐洲尤為重要,是歐盟第3大紡織品和成衣進口源,而歐盟是土耳其紡織業的最大出口國。
2021年數據顯示,土耳其當年出口至歐盟的紡織品和成衣規模達到1290億美元,同比增長33.8%,創歷史新高。對于歐盟紡織零售業者而言,土耳其棉質梭織面料、針織或鉤編面料、地板覆蓋面料、掛毯和桌布以及家紡制品在全球市場上很有競爭力。
因此,一旦土耳其紡織業停擺,這將對下游企業產生較大影響。在上述企業暫停股票交易來評估強震帶來損害的同時,IHKIB伊斯坦布爾紡織出口協會(The Istanbul Apparel Exporters Association)發言人于地震發生首日表示,該機構正試圖確認地震對紡織服飾行業造成的潛在影響。
IHKIB發言人表示:“由于紡織行業主要集中在伊斯坦布爾地區,我們預計(地震)不會(對土耳其紡織業)造成實質影響。不過,我們也還在厘清地震帶來的具體影響。”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同時也是該國經濟生活的中心。由于地處國際陸上和海上貿易路線的交界位置,伊斯坦布爾近一個世紀以來也是該國紡織業最核心地帶,圍繞伊斯坦布爾,聚集了大量的紡織品加工、服裝制造以及貿易公司。
土耳其商務部在2022紡織業報告中提到,由于伊斯坦布爾成為時尚和購物中心,大多數紡織企業已經將生產轉移至內省,包括距離伊斯坦布爾很近的布爾薩(Bursa)和泰基爾達(Tekirdag),以及土耳其西北部城市如代尼茲利(Denizli)都是該國紡織和服裝生產的主要城市。數據顯示,伊斯坦布爾附近紡織品和服裝生產規模占該國出口額約75%。
而本次土耳其強震震源中心位置位于土耳其卡赫拉曼馬拉什省地區,以及靠近該省的加濟安泰普地區(Gaziantep),預計對伊斯坦布爾及土耳其西北部地區紡織業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受地震影響較大的加濟安泰普地區近年來也以發展成土耳其的一個重要紡織區域。紡織業智庫CCFgroup援引數據顯示,土耳其7%的紡織品企業和勞工來自該地區。這一地區因強震造成的交通物流中斷、房屋倒塌和設備損壞等預計會不同程度影響該地區制造商,盡管其影響程度仍需進一步評估。
靠近加濟安泰普地區的阿達納(Adana)工業區有55間紡織企業。該工業區董事會主席Bekir Sütçü表示,這次地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和國家緊急情況。“作為實業家,我們目前對國家沒有提出任何要求。相反,我們會盡我們所能幫助和支持國家、權威機構和授權組織盡我們所能。”
不過,在前述暫停股票交易的大型土耳其紡織企業中,聚酯纖維廠商Sasa Polyester、牛仔褲制造商Bossa,以及棉花和棉紡織品制造商Rubenis Tekstil已經發聲明表示,他們在距離震中較近區域的工廠未受影響,生產仍在繼續。Sasa Polyester和Bossa在阿達納市(Adana)都設有生產基地。
包括彪馬、亞馬遜等知名歐美服裝零售商和品牌在土耳其強震發生后表示關心和支持。其中,歐美牛仔褲品牌Kuyichi在土耳其的面料核心供應商即為Bossa。Kuyichi強調:“我們始終堅持與長期合作伙伴Bossa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歐美部分品牌在全球范圍內重新布局供應鏈,并將部分訂單從中國等地區市場轉移到其他國家。對于歐洲品牌而言,處在歐亞交界核心位置的伊斯坦布爾紡織業,恰好承接了部分從之前的生產區域轉移出來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