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服裝的功能性已經不再是產品的首要特性,功能性之外,消費者和品牌對于環保的重視度越來越高,許多品牌紛紛開始從面料層面尋找服裝的環保方案。據麥肯錫《2022時尚行業白皮書》統計,服裝行業占據中國主要消費品行業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其中,體育鞋服品牌在綠色消費方面探路已久,環保、可持續更成為一些品牌出圈的重要標簽之一。
將環保穿在身上
在露營、滑雪等戶外運動蓬勃發展的加持下,戶外服裝市場逐漸打開新的消費場景。與此同時,品牌對產品的研發也在快速迭代,分別推出各自的環保概念產品,并致力于將減碳貫穿生產、運營等過程。
在今年的春夏新品中,波司登、Kolon Sport(可隆)、PeakPerformance、addias TERREX等都推出了相關環保面料的新品,可持續發展成為時尚消費市場的趨勢之一。
據業內人士介紹,各大戶外品牌在嘗試使用可提供功能性面料的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周期和環保性能。近年來始祖鳥等高端戶外服裝品牌在國內市場亦呈現高熱度,且不受到疫情影響。"在進入中國市場后,始祖鳥、薩洛蒙等品牌均做了本土化嘗試,并在材料使用上更加環保、多功能。"
同時,波司登的創新產品因為其可持續的概念,在國際權威的紅點獎獲得了工業設計大獎。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關注材料的環保屬性。
消費者會買單嗎?
新型面料的商業化功能也是其是否能夠被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在面料更加環保的同時,更加高額的研發投入可能意味著產品的價格會有所上漲。
當判斷一個技術是否值得投入時,首先會大量采用第三方的全周期分析,評估技術的價值;其次,需評估該技術商業化的程度,是否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和品牌使用。
從消費者端來看,中國市場消費者對環保理念的接受度正在緊跟全球市場的整體發展趨勢。根據《中國新生代時尚消費白皮書》的數字顯示,80.4%受訪者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會影響個人購買行為,更愿意選擇那些更具有環保概念的品牌。相較年長消費者,更具有環保意識的年輕人將成為推動這一流行趨勢的主要動力。
目前,國內市場是一個非常具有潛力的市場,消費者變化快而多元,他們正以更快的速度接受新鮮的咨詢、潮流,包括產品的迅速迭代,不再拘泥于單純的設計、顏色、款式搭配,對產品賦予了更多共識。
事實上,在企業引導綠色消費方面,應該是技術、商業和價值三個維度的創新,在商業和技術創新的同時融入價值創新和傳播,而不僅僅停留在營銷方式和盈利模式的創新,從而帶來真正的商業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