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綱要》指出,建設質量強國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舉措,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引發質量理念、機制、實踐的深刻變革。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必須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堅定不移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綱要》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質量整體水平進一步全面提高,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質量強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產業質量競爭力持續增強,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品牌建設取得更大進展,質量基礎設施更加現代高效,質量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質量強國建設基礎更加牢固,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
《綱要》要求從從增強質量發展創新動能、樹立質量發展綠色導向、強化質量發展利民惠民三個方面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
《綱要》要求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
強化產業基礎質量支撐。聚焦產業基礎質量短板,分行業實施產業基礎質量提升工程,加強重點領域產業基礎質量攻關,實現工程化突破和產業化應用。開展材料質量提升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應用驗證,提高材料質量穩定性、一致性、適用性水平。
提高產業質量競爭水平。推動產業質量升級,加強產業鏈全面質量管理,著力提升關鍵環節、關鍵領域質量管控水平。開展對標達標提升行動,以先進標準助推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和新興產業高起點發展。加快傳統制造業技術迭代和質量升級,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質量、管理協同創新,培育壯大質量競爭型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
提升產業集群質量引領力。支持先導性、支柱性產業集群加強先進技術應用、質量創新、質量基礎設施升級,培育形成一批技術質量優勢突出、產業鏈融通發展的產業集群。
《綱要》要求加快產品質量提檔升級。
優化消費品供給品類。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升級消費品質量標準,提高研發設計與生產質量,推動消費品質量從生產端符合型向消費端適配型轉變,促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推動工業品質量邁向中高端。發揮工業設計對質量提升的牽引作用,大力發展優質制造,強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售后服務全過程質量控制。
《綱要》要求增強企業質量和品牌發展能力。
加快質量技術創新應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質量技術創新投入,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促進品種開發和品質升級。鼓勵企業加強質量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推進質量設計、試驗檢測、可靠性工程等先進質量技術的研發應用。支持企業牽頭組建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實施重大質量改進項目,協同開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共性技術攻關。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質量改進、品牌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質量技術創新能力。
提升全面質量管理水平。鼓勵企業制定實施以質取勝生產經營戰略,創新質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動全員、全要素、全過程、全數據的新型質量管理體系應用,加快質量管理成熟度躍升。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和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建設,構建數字化、智能化質量管控模式,實施供應商質量控制能力考核評價,推動質量形成過程的顯性化、可視化。引導企業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升級、質量標桿經驗交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質量標準制定等,加強全員質量教育培訓,健全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重視質量經理、質量工程師、質量技術能手隊伍建設。
爭創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發展機制,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打造中國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勵企業實施質量品牌戰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體系,深化品牌設計、市場推廣、品牌維護等能力建設,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運營能力。開展品牌理論、價值評價研究,完善品牌價值評價標準,推動品牌價值評價和結果應用。統籌開展中華老字號和地方老字號認定,完善老字號名錄體系。持續辦好“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支持企業加強品牌保護和維權,依法嚴厲打擊品牌仿冒、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為優質品牌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