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環保政策以及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近年來紡織企業“北遷”成為趨勢,蘇州、紹興、海寧等傳統紡織重鎮也處于轉型升級之中,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大量紡織企業的外遷。我國的中西部地區是國內承接紡織企業轉移的主陣地,但是其實江蘇的蘇北地區因其優異的地理位置以及完善的配套、便捷的交通也備受“北遷”紡織企業青睞。
蘇北超百億高端紡織項目受關注
1月30日上午,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隆重舉行一季度全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迅速掀起拼項目、拼經濟的新熱潮。
參加本次集中開工的項目共有36個,涵蓋了高端紡織、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產業和基建、民生領域,計劃總投資31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97億元,總投資超50億元項目1個、超10億元項目11個。
這次開工項目規模大、質態優、集聚強,建成投產后,將進一步提升沭陽“蘇北工業強縣”的實力,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取得更多領先。
沭陽力爭2025年產值突破千億
近年來,沭陽縣始終把紡織服裝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不斷強化產業鏈思維,在補齊產業鏈中找項目、在延伸產業鏈中求突破、在建強產業鏈中謀增長,著力培育“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紡織產業實現了企業從少到多、產業從弱到強、品牌從無到有、發展從自覺到自信的“華麗轉型”!般痍柤徔棥币研纬删哂絮r明特色的區域品牌,其中沭陽經開區規劃了6平方公里的紡織產業園和4.1平方公里的(高墟)臨港產業園,現已集聚紡織企業100多家,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紡織纖維新材料產業園獲批為省級特色產業園。下一步,沭陽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統籌做好產業規劃、尾水導流、污水處理廠改造提標、水電氣熱等設施配套,為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四梁八柱”。
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標準等,目前全縣擁有紡織類國家高企20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25個、市級以上智能車間13個,沭陽經開區獲批省“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
面對未來發展,沭陽將圍繞構建現代化紡織產業體系,深入實施企業培育“5321”工程,持續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全力打造蘇北首個縣級千億級紡織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