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紡織企業抱團出海滿載而歸的消息近期刷爆了朋友圈,市場對于國內外市場消費復蘇充滿期待。而這一點,也從上游原料價格的變動中反映出來。
2022年,棉花價格告別了趨勢性下跌之后,終于在年底出現了止跌反彈的跡象。進入2023年,臨近春節,棉價反彈的趨勢仍在持續。那么,這次到底是暫時止跌,還是2023年棉價行情開啟反轉的信號?新的一年,棉價走勢如何?終端消費的預期復蘇能否給上游原料價格帶來強有力的支撐呢?
觸底反彈開啟上漲行情
股市上常說,行情是在絕望中重生,在猶豫中上漲,在瘋狂中崩潰。2022年年末棉價的反彈似乎正是“絕處重生”。
中儲棉信息中心調查顯示,2022年,全球經濟衰退陰霾籠罩著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國內外棉價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美棉ICE最低跌至70美分/磅左右,鄭棉跌至12000元/噸附近,短期降幅之大實屬罕見。直至2022年四季度,這輪下跌才暫時告一段落。
中儲棉花信息中心總經濟師馮夢曉分析,在棉價跌至12000元/噸左右時,整個市場被各種利空因素圍繞,市場情緒極度悲觀,看空氛圍濃厚。從當時消費環境看,需求下降、訂單減少、開機率下降、企業進行剛需采購,看空的確更加符合棉市實際情況。但棉花盤面價格正好相反,在一片質疑聲中逐漸回升,出乎了市場預料。
“從2022年11月開始,鄭棉主力合約觸底后反彈,開啟上漲行情,CF2305合約漲幅超過2000元/噸。”華安期貨棉花分析師姚禹分析,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市場對于后疫情時代國內市場的消費復蘇充滿期待,臨近年關,這種心態愈發明顯,鄭棉價格近期仍呈現上漲趨勢。
當前,紡織市場逐漸進入放假狀態,棉花市場成交冷清,僅有少數企業還在零星詢價和采購,距離春節放假時間越近,市場變得越冷清,但成交冷清的市場并未制約棉價反彈。1月9日,鄭棉振蕩上漲,CF2305合約開盤14360元/噸,早盤在外棉提振下沖高至14445元/噸,再創階段新高,盤終上漲75點報收于14390元/噸。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引起消費反彈,期貨恰好反映的就是預期。可見,市場對后疫情時代國內經濟活動、人們正常生活、經濟發展加快有著很高的期望。”馮夢曉表示,在國家放開管控、持續出臺利好政策的刺激下,當前市場的樂觀情緒占據了上風。
多方因素帶動重心上移
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紡織企業紛紛出海,帶回的不僅有訂單,還有終端消費預期復蘇的好消息,帶動著棉價重心不斷上移。此外,結合當下的紡織市場來看,支撐棉價上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棉花現貨價格堅挺是支撐棉花價值回歸的重要原因。”馮夢曉分析,2022年,由于疫情、消費等多重因素影響,棉價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導致新疆棉收購價格處于低位,皮棉加工成本也處于歷史低價區間。同時,新疆棉出疆運輸受限,棉花供給出現短缺,不僅導致疆內外棉花價格差拉大,而且對棉花現貨價格支撐較強。另外,市場還有大量陳棉資源待售,陳棉成本高昂,幾乎以腰斬的價格銷售,企業惜售情緒很強,特別是在棉價低位企穩時,企業惜售的底氣也更加強烈,反過來又對棉花現貨價格形成支撐。
鄭棉注冊倉單量少也是支撐棉價上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2022年鄭棉注冊倉單量少的原因,馮夢曉認為主要來自四方面:一是2022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新疆棉花加工入庫公檢進度明顯慢于上一年度,棉花注冊倉單數量也同步放緩;二是新疆機采棉收購價隨鄭棉的反彈“漲”聲不斷,監管庫棉花綜合成本已突破14000元/噸,去年10月以后CF2305合約套保不僅沒有利潤反而產生一定虧損;三是為了防范風險,2022/2023年度各金融機構對棉花加工企業還貸的要求非常嚴格,5月合約套保交割不利于加工企業及時回籠資金及時還貸;四是從公檢結果統計看,棉花長度、馬值、顏色級等指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部分批次做成倉單升水并不理想,制約加工企業注冊倉單的熱情。
“節后的備貨行為也為棉價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姚禹補充道,市場對終端消費復蘇的判斷會進一步強化企業對于上游棉花需求的預期。
未來棉價或以“小步”為主
隨著終端消費的逐步復蘇,棉花需求復蘇也指日可待。2023年,棉花供需形勢好轉或將成為牽引棉價走勢的主基調。
“和一兩個月前相比,當前棉花供需狀況已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雖然現階段的消費仍處于低位,但預期中的消費增長已經越來越近。雖然短期內我國紡織服裝市場的需求會受到疫情沖擊波的影響,但2023年的消費市場值得期待。”馮夢曉認為,2023年2-3月對國產棉和進口棉的需求或將明顯復蘇。
談及2023年棉價的走勢,姚禹坦言,就2023年國內棉花的運行邏輯來說,在上半年,受制于庫存消化壓力以及需求改善在短期內難以有效兌現,但在種植期間天氣因素的支撐下,棉價或以“走小步”為主。市場對終端消費的反彈預期是吹響下半年棉價上行的“沖鋒號”。
“2023年度的‘金九銀十’或將不再像2022年如此不盡如人意。政策寬松、消費復蘇、需求改善將是2023年下半年度的熱門關鍵詞,在國內生產經濟逐步恢復正常的大背景下,已經處于低位區間的棉價具備反彈空間。長期來看,未來棉價將是振蕩上行的走勢,棉價蘊含充沛的向上動能。”姚禹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