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紡織服裝企業開始關注服務型制造,加速從專注賣產品向兼顧做服務轉變。在“制造+服務”這道加法題上,紡織服裝正不斷加出新的活力。
服務型制造升級帶動
中國服裝產業生成世界影響力這次被評為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的紅豆股份近年來以高端化提升品牌競爭力,以在線化數字技術深度探索新零售業務,以數智化融入企業生產運營各環節,重塑傳統產業形態,向“智慧創造運營”經營模式轉型。
傳統服裝行業如何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紅豆股份為企業發展插上了“數字化”翅膀,進行了“一種基因層面的改造”。公司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動企業向價值鏈兩端延伸,讓系統和業務在云上“跑”起來。首先形成的是數字化生產管理一體化平臺,實現系統與設備互通、產業鏈上下游信息協同,進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時,公司與中國聯通成功打造了5G智能全連接示范工廠,引入智能吊掛系統、AGV配送、智能決策等信息技術,以數字化應用實現生產要素間的全域連接,生產效率提升32%,在制品庫存降低30%。
而從生產制造到零售服務,紅豆股份依托強大的智慧新零售生態圈,強調的是為消費者帶來便捷體驗。坐落于無錫核心商圈中山路的國家級新型消費示范體驗中心,就是紅豆股份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該體驗中心結合高科技數字設備,展示了數字經濟時代的消費場景,以全觸點升級提升消費體驗。并依托行業內頂尖軟硬件供應商如EZR、SAP、全渠道中臺、BI系統,CRM會員系統等,以體驗中心為載體,進行服務延伸。
以客戶體驗為核心,通過提高數字化效率實現價值創造,通過舒適理念為消費者們帶來顛覆性的體驗,是深諳顧客消費心理的紅豆股份必須去突破的。
此次入選工信部第四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是國家部委對紅豆股份實力的進一步肯定。且隨著國貨認可度上漲明顯,諸如紅豆這樣發展底蘊濃厚的一批中國服裝企業,正邁出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步伐,通過服務型制造的升級帶動中國服裝產業生成世界影響力。
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
有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產業形態,也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紡織服裝行業也要發展服務型制造的新模式,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有效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盛虹集團有限公司與江蘇新視界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在探索服務型制造新模式上摸索出各自的特色。
本次入選名單的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印染服務平臺是由盛虹集團開發的專業特色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通過邊緣層、IaaS層、PaaS層、SaaS層部署,設計、重構了網絡架構,開發、部署了印染相關的行業微服務基礎架構和工業App,實現印染工序從坯布進倉—印染生產—成品儲存—客戶提貨的工藝自動化、信息化和質量的全程管控;實現了坯布織造企業—印染企業—面料貿易商—服裝廠—品牌商全產業鏈供給側信息精準對接和紡織專業技術共享,促進紡織產業整體提升,快速應對國際趨勢和需求變化。
江蘇新視界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的面向纖維材料創新服務及共享制造項目,通過有效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協同共享、優勢互補,為先進功能纖維新材料產業提供技術研發、生產制造、檢驗檢測認證、成果轉化、品牌推廣、人才培養等創新服務與共享,并打造創新資源共享制造服務平臺,實現資源科學配置和有效利用,為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
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一級調研員于曉東認為,發展服務型制造,有利于降低制造業中間投入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不僅能優化制造業要素投入比例、催生新功能,還能拉近生產和消費的距離,打通生產、流通、消費渠道。對于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認為,服務型制造是以制造為基礎推動制造和服務融合的產物。有別于傳統的生產型制造,服務型制造是高度體現產業融合創新的新型產業形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發展實體經濟,依靠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在這方面,服務型制造大有可為。
開展服務型制造可以帶來多少收益?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賈國柱表示,“從國際平均水平來講,制造企業服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約在30%左右。世界500強中約有20%的企業,其服務收入達到50%左右,部分甚至達到70%以上。就國內而言,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的服務營收占總營收比重已達到48%。”
因此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對企業提質增效、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更好滿足市場需求、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等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