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érius360和Trützschler合作開展了一個開創性的合作項目,旨在生產高質量的再生紗線,這種紗線具有極大的潛力,可以推動紡織行業朝著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Valérius360成立于2017年,總部位于葡萄牙巴塞洛斯,通過回收自己紡紗和針織過程中的廢物來生產紗線。這將更多的材料留在經濟周期中更長的時間,減少了浪費,為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最近,Valérius360的專家啟動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新項目,目標是提高由回收廢纖維制成的紗線的質量。但是處理回收纖維在很多方面都很棘手,例如,將織物還原成纖維會導致質量下降。
Trützschler擁有創新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可支持紡紗廠使用回收的廢棄纖維,深刻理解纖維和紡紗準備階段對最終紗線質量的決定性作用。通過與Valérius 360合作,探索了讓Valérius360項目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閉環回收的紡織品不到1%——valérius 360和Trützschler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按顏色分類的服裝廢料被重新加工成單纖維并再次紡織。
Valérius 360的團隊希望找到方法來改進由50 %回收棉和50 %原棉(Ne30)制成的紗線的工藝。特別是,正在尋找減少影響紡織品表面外觀的厚點和薄點的方法。
在位于門興格拉德巴赫的trtzschler技術中心,進行了專門的試驗,結果表明,在這種應用中使用直接紡紗工藝比使用并條機通道紡轉杯紗的工藝效果好得多。
直接紡紗顯示出明顯的減少紗線疵點的能力。結果,紗線斷裂降低了30 %,總IPI降低了38 %(見圖2)。直接紡紗工藝對能耗也有積極的影響:與使用并條機通道的工藝相比,對于中等規模的工廠,直接紡紗可實現5%的節能潛力。以0.2歐元/千瓦的能源價格計算,每年可節省超過5000歐元。
Valérius 360團隊還接受了TRTützschler客戶服務部的內部培訓。他們共同分析并顯著改進了Valérius 360生產基地的流程。這有助于使回收原料制成的紗線達到烏斯特統計50%的要求水平,這是由原始原料制成的紗線的參考水平。因此,50%的原棉轉杯紗和同等支數的紗線生產商生產的質量較差。
Trützschler致力于支持客戶邁向更可持續的紡織行業。該項目研究展示了客戶如何通過使用Trützschler的制備系統來改進回收材料的加工。這包括纖維制備的工廠概念,如T-Blend或TC 19iR。它還包括紡紗準備的概念,如使用Trützschler的獨特IDF進行直接紡紗。這些創新的系統幫助客戶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正在加工的材料的全部潛力——因為質量是在準備階段決定的!
Valérius Hub首席執行官Patrícia Ferreira表示:“我們相信,現在時裝業能夠積極地在恢復環境,從而在恢復人類方面發揮先鋒作用,我們希望為此做出自己的貢獻”。Valérius360經理MiklósPálNagy補充道:“我們非常感謝Trützschler已經并將繼續在各個層面給予我們的大力支持,從機器配置到產品開發、組裝和客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