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魯山縣柞蠶繭絲綢加工產業基地的展廳,錯落有致地陳列著睡衣、旗袍、禮服、床品四件套、蠶絲被、絲巾、圍巾、鞋墊等幾十種柞蠶絲綢制品,其中一身仿制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單衣’,總重僅40多克,從繅絲、織造到成衣,制作過程耗時兩年,染色選用的是紅花和蘇木兩種天然植物染料。”河南偉富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麗娟介紹道。
據《魯山縣志》記載,魯山自夏代就開始植柞養蠶,魯山絲綢在漢唐興盛成為貢品,是古絲綢之路上最受青睞的商品。魯山一化柞蠶絲綢憑借品質高、纖維細、色澤亮、易紓解的絕佳優勢,在國際市場享有“纖維皇后”和“人體第二肌膚”的美譽。2019年6月15日,魯山柞蠶絲系列產品作為一種文化交流載體,在尼日利亞駐華使館舉行的英聯邦北京協會26周年慶暨英聯邦“扶貧”慈善博覽會上亮相,獲得多位駐華外交官青睞。
英聯邦北京協會副主席那媛在定制了柞蠶絲綢服飾之后表示,柞蠶絲面料穿在身上感覺十分涼爽、透氣,外觀也很高檔時尚,非常適合一些重要場合穿著。的確,魯山柞蠶絲綢擁有天然珠寶般的光澤,手感爽滑,柔而有骨,綢面密實,具有吸濕透氣、抑菌防腐、親膚涼爽等特性。
道天下有限公司董事長、坤藝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然,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和野蠶絲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然認為,任何領域的美學呈現都離不開比例關系和整體結構,而傳統天然原材料和中西方美學相交匯,能給服飾帶來獨特的美學呈現。“柞蠶絲對于桑蠶絲來說,它是粗獷的,經過改良之后,將其與細膩的工藝相結合,并融入一些當代的、國際的設計理念,就能通過前沿的設計呈現出古老天然纖維的美感,并最終應用于中國傳統服飾的形象表達中。”
當然,就柞蠶絲這種天然纖維材料本身而言,純野蠶絲的定價成本較高,受眾也因人而異,因此,王然表示,野生柞蠶絲產業化之后的價值或許會更高。譬如,野蠶絲和其他纖維混紡后的得到的復合型面料在紡織服裝產業鏈中的應用會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