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祝融號火星車到神舟號飛船,從高原鐵路到海底隧道,從口罩、汽車到防護服、ECOM核心瓣膜,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正在重新定義紡織工業的價值形態和場景邊界,成為紡織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新的增長極。當更多新鮮的理念被終端市場接受,上下游的與時俱進與創新發展越發可貴和重要,尖端化、多元化、精細化、時尚化的產業用紡織品,多角度傳達出產業最新的創新成果與前沿理念。
尖端化產品護航國防事業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涉及戰略性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不僅本身許多領域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且其戰略地位和產業優勢對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引領和促進作用。
今年5月,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為“天問一號”提供了著陸傘繩連接技術、特種彈性繩索裝備。據公司負責人介紹,探測器在正式發射之前需要進行地面試驗,模擬著陸艙在火星表面著陸時減速降落傘的打開過程,這個過程有個時間差,從開傘到全部打開,離不開一個關鍵部件的緩沖。海麗雅研發團隊定向研發了一款特種彈性繩索即“天問一號”開傘沖擊動載試驗專用彈性繩索,替代了大型金屬彈簧方案,經過一年多時間、上萬次繩索試驗,最終試驗數據的穩定性和精度遠超專家預期,確保了著陸器耐沖擊地面模擬試驗的順利進行。
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作為我國從事玻璃纖維研究、設計、生產、檢測四位一體的一流綜合性科研院所,從兩彈一星到航天航空,一直助力我國軍事強國事業。目前,南京玻纖院已經建成國防工業最大的特種纖維復合材料配套研制基地,可為國防事業提供多種飛機雷達罩紡形編制套,生產的各類特種玻璃纖維織物成功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領域。以宇航特種纖維材料為例,該材料細若蠶絲、柔軟如棉,但強度比鋼材料還高,同時還具有透光、耐腐蝕、隔熱等特點。
多元化產品凸顯競爭優勢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速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結構調整,行業競爭也更加激烈。走差異化之路,開辟新發展空間,無疑是在行業賽道擁擠時企業的破局之道,產業用紡織品在進行轉型升級時也更加注重差異化產品的研發與推廣。
作為國家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研發的石化阻燃防靜電防護夏裝、警察雨衣、最新型款搶險救援服、防電弧服裝、冶金防護服等具有獨特工藝和技術的產品備受業內認可。公司董事長劉強表示,元豐公司防護服研發專業且細分,有專門針對鋁、鐵、鎂、鋅等不同元素的防護服,在助力科研發展的同時,保障特種行業研究者的安全。舉例來說,公司今年主推的1000KV帶電作業屏蔽服,是采用多種高性能纖維材料和創新技術研發的專利產品,具有高屏蔽、低電阻、高載流容量的電氣性能以及永久阻燃性能,產品布面光潔、外觀時尚、結實耐磨、服用舒適,兼具防護性與舒適性。
在常規產品向差別化產品轉變時,企業也在積極升級相應的配套設備。四川友邦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具有國內先進的SSMMS型多用途生產線,具有紡絲工藝先進、產品質量優良、運行可靠性高等優勢,該生產線可生產衛生制品材料及醫療防護制品,運行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單位產品能耗低,由其制成的產品具有產品結構豐富、均勻度好、物理力學性能優異的特點,可為不同應用領域的用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非織造布產品。
精細化產品解決醫療難題
中國醫療衛生用紡織品已由原先簡單的個體衛生用品,逐漸發展到醫療用敷料、手術洞單、手術服、手術包、手術縫合線等高技術含量制品。產業用紡織品企業對于醫衛用紡織品的投資熱點主要集中在中高端產品的研發、企業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對人體更加友好的醫衛用紡織材料研究和開發等方面。
山東黃河三角洲紡織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島大學、山東如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出人造血管。如悅醫療公司負責人表示,新推出的人造血管創新開發精密織造、賦彈緊密定型和生物涂層技術,順應性接近人體血管,生物相容性滿足人體血管介入移植手術要求。國產人造血管的研發成功將結束中國人不會制造人造血管的歷史,為中國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青島明月生物醫用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海藻酸鹽纖維、海藻酸鹽纖維非織造布、藻酸鹽敷料等也逐步應用于醫療市場。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海藻酸鹽纖維是以醫用級海藻酸鈉為原料經濕法紡絲制備的一種具有功能性的醫用纖維材料,具有較高的生物相容性、吸濕性和成膠性,被廣泛的應用傷口護理、美容護膚和衛護等領域。海藻酸鹽纖維針刺非織造布因其獨特的生物相容性、成膠性和吸濕性,在傷口護理領域被廣泛應用,具有可大量吸收滲出液、形成凝膠為傷口提供濕潤的愈合環境,加快傷口的愈合等特性;水刺非織造布被廣泛應用高端膜布領域,具有補水、深度清潔和美白的特性;熱風/熱軋非織造布經改性處理后具有明顯抑菌效果,應用在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親膚層等方面。
津泰達潔凈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PP/PE并列纖維束雙組分熔噴布填補了國內空白。據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謝敬偉介紹,PP/PE并列纖維束雙組分熔噴布結合單組分PP和PE的功能性能優勢,綜合性能優良,材料的蓬松度、面密度、斷裂強力、斷裂伸長、頂破性能、耐磨性、硬挺度、尺寸穩定性、透氣性、過濾性等性能更加突出,適合開發各類功能性產品,在高端醫用衛材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時尚化產品拓展市場空間
當前,漂亮的印花非織造布、創新性的彩色面膜基布、越來越精細的汽車內飾產品等都反應出非織造布行業越來越重視終端產品的時尚美觀。
陽光衛生醫療科技江陰有限公司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覽會上展示的印花非織造產品,賦予了非織造產品更多時尚的氣息,顛覆了消費者對于非織造布的傳統認知。據公司總經理孫瑜介紹,公司不僅通過高清數碼印花結合獨特的后整理技術改變了非織造布的單一色彩,更從應用上引領了新的方向,公司新推出印花非織造產品不僅顏色圖案亮麗,而且極其柔軟。“與傳統復合工藝不同,新款印花非織造產品產品在水洗3~5次后,仍然能保持較好的不滲水、不漏油、高防滲透性功能,并且具有布料的觸感和視覺感。之所以能有超柔的手感,是因為該產品采用SMS工藝,并通過加柔后整理技術進一步增加了非織布的絲滑感覺。”孫瑜說。此外,陽光衛醫還推出了超柔印花非織造布,可用于窗簾產品,復合抗紫外線功能可用作遮光簾,廣泛應用于居家、工業等領域,這是公司拓展下游應有的又一成功案例。
通用技術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推出的彩色面膜基布也讓人耳目一新。東綸公司副總經理王一芳表示,彩色面膜基布主要為有色水刺非織造布,這款產品通過原漿著色,賦予了非織造布產品絢麗的顏色。王一芳也坦言,目前國內研發有色水刺非織造布的企業屈指可數,主要是因為其原材料成本高,而且既要生產彩色又要生產白色非織造布在生產時存在換產過程,對企業的成本控制和工藝水平都提出了考驗。東綸公司作為行業內技術領先型企業,一直致力于高附加值和差別化水刺非織造布及其產品的開發生產,未來,公司希望與業界一道探索除面膜基布以外的更多應用領域,以謀求更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