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FARET--歐洲新近崛起的以設計師名字命名的男裝品牌,囊括了男裝服飾的所有類型:西服、外套、褲裝、城市休閑服、毛衣、襯衫、領帶及皮革制品,該品牌以其休閑及時尚前衛的風格,吸引著30--40歲之間和更多有生活經歷、追求品位的消費者,并將服裝的不同風格相互融合,提出時尚男裝概念,讓男人世界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丹尼爾·法萊(Daniel Faret)--這個品牌的設計師:高聳的鼻梁、完美的光頭、深邃的目光,象一只閃動的靈狐,穿梭于世界時裝的時尚屬地,總是對流行之巔的氣息充滿靈感,不放走一絲魅力的元素,將他們融合成為丹尼爾·法萊的作品,讓男人的世界留下濃郁的印象。這位出生在法國酒鄉波爾多的服裝設計師,彌漫著美酒般的暗香和奇異色彩,他以獨特的服裝設計,初在巴黎時裝周亮相之時,就征服了所有人。
DANIEL FARET的品牌語言是時尚、前衛,時髦而不夸張,是對這個城市中不斷涌現的新銳成功男性的個性包裝,表達他們生活與激情、工作與狂熱、溫柔與時髦、光芒與品味。在這個已經不屑用"酷"來標榜自己的年代,真正講究潮流的人含蓄的用選擇來表達自己,包括服裝。
DANIEL FARET的服裝每年度都會使用新鮮而獨特的面料,在服裝款式周而復始的輪回中,花樣的翻新和多文化元素的混合已不再能引起人們視覺的關注。人們開始選擇能夠表現他們內在精神和自我意識的元素,而DANIEL FARE的面料質感是對之最好的注解。DANIEL FARET對面料要求極其嚴格,并且由面料來決定款式的設計和變化。他們和杜邦公司合作,對服裝的面料提出包括設計、質地、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而為滿足他們的要求生產出來的面料往往成為該季或下一季的流行趨勢。
丹尼爾·法萊品牌進入中國,緣于中新集團與丹尼爾·法萊公司的合作。一場強強聯手的品牌推廣,無疑會在中國目前的"洋品牌"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2000年,丹尼爾·法萊接受了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的邀請,在中國時裝周發表作品,切身地感受到中國逐步開放的市場魅力,他的目光從此始終關注著中國。2004年,恰逢中法建交40周年,在法國舉辦的中國年漸入高潮,這時的法國,空氣中都彌漫著中國的氣息。丹尼爾·法萊意識到這是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的時機。通過早間對中國市場的考察,丹尼爾發現這個諾大的市場其實存在著很大的空間。一批成熟具有個性品位的商業人士已不再滿足簡單的服飾搭配,而是需要能夠解讀內心渴望,含蓄表達自我個性,且價格適宜的服裝。丹尼爾·法萊品牌正好滿足了這些城市新銳的需求,還能夠帶給他們以往難以涉及的歐洲趨勢。丹尼爾·法萊品牌背后浪漫的法國文化背景,獨特的異國設計,先進的新型面料,優質舒適的剪裁成為駐足中國市場的法寶。
但面對中國眾多的假"洋品牌",丹尼爾·法萊也有著不可避免的擔心,翻版假冒的"洋品牌",僅僅在海外注冊過而又回歸中國市場的"洋品牌",讓丹尼爾·法萊迫切地意識到進軍中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合作伙伴。
浙江中新集團是一家集洗毛、制條、毛條防縮絲光、染色、紡紗、針織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無論從生產能力、技術設備、市場營銷等方面都是國內的優勢企業。當國產名牌的發展遇到難已提升的瓶頸,只能往二、三類城市發展或是多品牌發展時,他們卻看到了另一片可以大展身手的天地,那就是中國市場缺少真正的歐洲設計師品牌。中新集團負責品牌工作的周一夫先生說,在國內"洋品牌"的紛爭格局中,國際頂級設計師的時尚品牌,如CD、LV、ARMARNY、PRADA等發展穩定,但價位昂貴,消費人群有限;而一些國際優秀品牌雖然能夠迎合中國市場,但難以滿足日益成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中產階級的品位需求。在國際品牌和一般洋品牌之間存在著一個市場空缺,也就是一個品牌空檔。當他們在一次赴法訪問中,機緣巧合與丹尼爾·法萊結識,并在品牌和對中國市場的認知上達成共識。經過充分籌備,預計在2004年7月共同將丹尼爾·法萊這個歐洲優秀品牌推進中國市場。
中新集團與丹尼爾·法萊的品牌合作,是一次雙方優勢的相互結合。丹尼爾·法萊品牌具有歐洲時尚設計和良好的品牌基礎;中新集團則具有多年的營銷經驗和對中國市場的理解,在營銷、資金和運作人員上都有著本土優勢。中新集團對中國現代文化的理解與丹尼爾·法萊的世界設計語言相融合,這個品牌將會獲得市場和文化的成功。
丹尼爾·法萊將針對中國市場做進一步深入細致的研究,在保留該品牌歐洲風格的同時,在色彩及面料上做足文章,以之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穿衣習慣。同時,他也希望能夠成為中國國內服裝品牌的領路人,在3--5年內改善目標消費群的穿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