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家企業的老板,墻是我自己要砸的”,李世虎一邊手里拿著錘子砸墻,一邊對記者解釋。
8月10日一大清早,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孫村鎮世博印刷廠院內就傳出“咚咚”的砸墻聲,引來周圍群眾圍觀,記者也聞聲趕到。聽路人介紹:企業老板名叫李世虎,是孫村鎮梅沖村人。面對大家的疑惑,李世虎解釋道:“我剛剛采購了兩臺機械設備,一臺高速覆膜機,一臺數控切紙機。分別從北京市、南通市運回。啟用鏟車將其搬到車間。不料體積太大,而院門太小,機器沒有辦法入廠,沒轍,只能先把門頭打掉,然后放大樣再重砌。”
在記者繼續追問下,李世虎說:“整個孫村鎮的印刷廠有好幾家,我家的規模算比較小的了。但就光我每年都要為孫村鎮的50多家服裝企業制作至少1500萬張衣服吊牌和相當數量的腰牌,之前的機器產出率太低,供不應求。今年開春,因為疫情已經停業好幾個月了,本以為就會這樣一蹶不振了,沒想到復工復產一開始,訂單就齊刷刷地涌來,應接不暇,現有的老機器24小時連軸轉,加上十幾號工人忙碌也滿足不了需求,索性我一咬牙投入了20多萬換了兩臺大功率的機器。”
記者進到廠內,兩個年輕小伙正在新購回來的數控切紙機前操作生產,“相比于舊機器,現在每天可以生產3倍的量”。“那你們的業務量能跟上節奏嗎?”記者追問。“當然,還有好多訂單在排隊呢,服裝企業的老板都在催著交貨。現在機器給力了,反倒凸顯出我們人手不太夠。”穿藍色衣服的小伙子操作之余自豪地說。
“我們孫村鎮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卻擁有服裝加工及相關企業300多家,規模以上服裝企業67家,初步形成了集織造、染整、水洗、印繡花、成衣加工、包裝、物流等較為完整的輕紡服裝產業鏈,年加工服裝突破1億件,是安徽省的一個外貿出口服裝生產加工基地。當初,創辦印刷廠就是奔著為服裝廠搞配套的目標去的。可以說,服裝廠與我們印刷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隨著國內疫情的冰雪漸融,國內市場的復蘇,孫村服裝鎮生產也逐漸回歸正軌,大家開足馬力,整個區域呈積極上升態勢。其中一些企業正在謀求轉型升級,開始從原來的來料加工向自己設計、自創品牌方向邁進。這真讓人高興!”李世虎說。(俞乃思 楊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