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一過,柯橋的夏季便進入了“炙烤模式”。這個時節,對于紡織行業來說正值一年中的淡季。可在中國輕紡城國際物流倉儲中心園區內,記者卻看見一派車來車往、貨上貨下的繁忙景象。
上午9時,記者在1號樓的一家營業房前看到一輛運貨車正在卸貨,上前詢問詳情后得知,原來這是一家打卷店,負責人鄒馳兵正要把散裝的布匹搬去打卷。由于數量較多,鄒馳兵和他的同伴來回好幾趟才把布匹全部搬至店內,高溫烈日下,鄒馳兵的后背已經被汗水浸濕了大半,可他絲毫沒有停歇,反而加快了工作的節奏。
記者看到,鄒馳兵把布匹集中放置在打卷機邊,在檢查完設備后,便拿起布料的一端放入導布輥中,隨后按下啟動按鈕,與此同時,他還立馬從旁側的一疊紙管中抽出一根,放入操作控制臺中,很快布料就跟著卷布軸的牽引開始復卷。布匹打卷完成后,鄒馳兵還為布匹套上包裝、貼上標簽。整個過程不超過5分鐘,節奏十分緊湊、有序。
鄒馳兵告訴記者,51歲的他,在柯橋從事打卷行業已有17年了 。最初,鄒馳兵隨著湖北老鄉一同來到柯橋,接觸到紡織行業后,他發現這不僅是柯橋經濟快速發展的源動力,也是他自身發展的重要機遇。就這樣,鄒馳兵從一個普通的打卷工開始在柯橋打拼,慢慢地積攢下了“自立門戶”的技術和財富,不久后他便在柯東打卷服務中心開設了屬于他的打卷店,從此他的打卷生涯也翻開了新的篇章。
2016年,位于錢陶公路以南、雙瀆路以東的中國輕紡城國際物流倉儲中心正式竣工啟用。同年,鄒馳兵也將打卷店搬遷到這里。至于搬遷的理由,他笑著表示,一來,這里集存貨、理貨、商品外觀檢測、樣品展示、商貿于一體,客源豐富有商機;二來,生意越做越大,自然也要擴張新的場地。據鄒馳兵透露,今年剛新增一臺自動齊邊卷驗機,不過受疫情影響,市場出貨量較往年有所減少,所以目前只接到一些老客戶的訂單。不過,他相信隨著市場恢復,訂單也將逐步回暖。
“雖然這門行當技術含量不高,但是想要符合客戶的高要求和高標準,保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也并不容易。” 鄒馳兵向記者說道,為了更好更快地配合客戶出貨,有時候要加班到凌晨一兩點,周而復始地重復著打卷、包裝等工序,等客戶拉走打卷好的幾百匹貨物后,累得只想立馬找個地方躺下休息。
記者注意到,鄒馳兵的手上有些傷疤。“以前的打卷機不像現在這樣自動可調,老式打卷機的速度非常快,為防止布料跑偏,往往需要手動來糾偏,使布料能夠保持在正確的位置上,這些傷疤就是拉邊的時候,不小心被布料帶入壓布輥下造成的。”當鄒馳兵說起這些時,語氣很平靜,但這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是難以體會的。像鄒馳兵一樣,在紡城勤懇奮斗的紡織從業人員,除了有開拓創新的拼勁外,還有一股自力更生的韌勁。這些精神追求最終凝聚成強大的力量,推動紡城堅定前行。全球紡織網報道團隊將用鏡頭留住這些“最”美紡城人的歲月,用文字寫下他們的故事,讓“紡城人的精神”得到最好的詮釋與延續。(圖、文/ 張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