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珠區中大布匹市場,數以萬計的人員,他們的商鋪目前正處于停工停產階段,很多家庭的生計受到影響,海珠區有哪些舉措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中大布匹市場何時復工復產?
2月17日上午10:00,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疫情存續期間各區疫情防控保障工作新聞通氣會,海珠區副區長孫偉對中大布匹商圈的防疫工作和復工復產情況進行了介紹。“中大布匹市場的復工復產時間,取決于湖北的疫情如何發展。”
中大紡織商圈這里有59個專業市場,近2.3萬家的商戶,集聚了來穗人員約15萬人,其中湖北籍的人員有5.2萬人。孫偉表示:“如果湖北籍5.2萬的從業人員,一下子返回廣州,返回海珠的話,整個廣州的防疫將會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和風險,是海珠、廣州都承受不了的。”
“我們整個紡織商業的從業者,企業商鋪,確實做出了很多的犧牲,對整個海珠對整個廣州的疫情防控是值得的。在這里,我向他們表示感謝。目前我們整個中大布匹市場是處在休市狀態,那么各個業界、各個市場主體,他們也很期盼能夠早日開市。”
對于防控工作,他表示,“依托村居商會、企業多方聯動,做好宣傳、引導、勸導。目前在重點疫區的這些湖北籍的人員延遲返回,整個市場我們實施了嚴格的管控,嚴格執行合理14天的隔離措施,目前中大紡織商圈是非常安全的,整個疫情是非常可控的。”
中大布匹市場何時復工復產?
“要根據廣州市疫情防控的態勢,特別是湖北方面疫情防控的態勢而定。目前湖北還處在一個焦灼的狀態,我們接下來會密切關注和傾聽市場方的聲音,在保安全和促發展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及早確定開市的時間,確定了開市的時間以后,我們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無獨有偶,知名印染集群區-紹興濱海同天發來延遲復工的消息
當朋友圈都在刷屏并期待各大印染集聚區開工日子即將來臨時,冷不丁,就在昨天下午,一條復供延遲消息讓這種期待戛然而止!
請看原文件
此前,中國輕紡城和盛澤相繼發出開市公告——
中國輕紡城市場復業公告
各市場業主,廣大經營戶、采購商:
為全力推進中國輕紡城市場復業,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造成的對中國輕紡城造成的影響。根據省、市、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有關精神,結合中國輕紡城實際,現就中國輕紡城市場復業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復業時間
2月18日中國輕紡城市場正式復業。
二、營業時間
實行彈性營業,市場營業時間暫定為每天10:00—16:00。
三、經營認證登記
從2月16日起,市場從業人員可以通過自行在線申報“紹興健康碼”,經后臺審核生成市場從業人員屬于個人的二維碼,作為市場出入通行的電子憑證(“綠碼”可進場經營,“黃碼”居家隔離硬管控14天后可進場經營,“紅碼”集中硬隔離或居家隔離硬管控14天后可進場經營)。
市場從業人員也可通過“智護紡城”小程序、網上輕紡城APP/公眾號/官網www.qfc.cn等網絡平臺進行認證登記或到各市場現場進行認證登記,其中:①對已經在紹興的從業人員,經認證登記后可進場經營;②對來自省內中、較低、低風險地區的從業人員,經認證登記后可進場經營;③對來自省內高、較高風險地區的從業人員,出具縣級以上證明或14天隔離證明或區內相關商會證明的,經認證登記后可進場經營;④對來自省外符合《關于進一步做好省外返工人員管理工作的通知》(紹市防控辦〔2020〕29號)文件及補充通知精神的從業人員,經認證登記后可進場經營;對來自省外其他地區的從業人員,嚴格落實不少于14天的“集中硬隔離+居家隔離硬管控”醫學觀察措施,經認證登記后可進場經營。
四、采購服務指南
采購商到市場采購可以通過在線申報“紹興健康碼”的形式出入通行,也可以事先在“智護紡城”小程序、網上輕紡城APP/公眾號/官網www.qfc.cn等網絡平臺進行預約登記。
對來自省內中、較低、低風險地區的采購商或省外符合《關于進一步做好省外返工人員管理工作的通知》(紹市防控辦〔2020〕29號)文件及補充通知精神的采購商,出具“綠碼”(或書面承諾和預約單)和身份證,經體溫測量正常后,領取客商證并掃碼登記進入;對來自省內高、較高風險地區的采購商,出具縣級以上證明或14天隔離證明或區內相關商會證明的,參照上述執行。
從2月18日起,開通輕紡市場至高鐵站口、高速道口、城市航站樓的專線車,專門用于接送市場采購商(線路走向:柯橋高速出口——柯橋客運中心——紹興北高鐵站——創意大廈——金城賓館公交站——北市場公交站——展示中心,往返運行。運行時間:每天9:00——16:00,每隔1小時一班)。
五、經營防護倡議
門市部做好防護措施,每天進行至少一次營業場所消毒,每天兩次測量體溫,提倡每個門市部一人上班制,從業人員必須戴口罩,提倡自帶盒飯(2月18日—20日由市場業主統一提供)。
陽光總在風雨后,衷心祝愿中國輕紡城廣大市場經營戶、采購商在2020年身體健康、生意興隆、萬事如意!
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
2020年2月15日
中國東方絲綢市場
將于2月21日開市
2月13日,記者從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理辦公室獲悉,按照上級部署,為確保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將于2月21日正式開市,并希望廣大經營戶能夠擔當負責、有序復市。
市場從來沒有像今年一樣關心復工!紡織服裝產業鏈復工延遲影響太大了……
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很多企業或多或少都在既有的模式和計劃中前行,疫情當前,一切計劃在巨大的變化下變形失效。
需要的勞動動力越多,受到春節和此次疫情的影響越大。
對服裝織造的影響,主要是對工人復工和織機負荷提升的影響。往年春節后一直存在招工難的問題,而今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服裝織造的招工恐怕將難上加難。同時對物流也產生的一定的沖擊,使得服裝織造行業存在原料運不進來,產品運不出去的囧境,均需時日恢復。
對紡織服裝業的影響,分為內需和外需兩個方面
對內需的影響恐大于2003年,2019年紡織服裝業面臨“暖冬”,內需受挫明顯,而此次一季度疊加春節訂單本為銷售旺季,但此次疫情傳染性強于03年,疫情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對傳統消費旺季春節影響較大,同時,疫情同樣對春裝的需求產生不利影響,使得“暖冬”之后再現“寒春”,甚至對夏裝的需求仍舊產生不利影響。
外需方面,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不建議對中國采取旅行和貿易限制。來自海外的訂單存在轉移和推遲的可能性。中美第二輪貿易磋商尚未開始,市場觀望情緒仍存,此次疫情的突然爆發將會加劇市場的謹慎情緒。
對國內服裝消費需求的影響
服裝雖然是生活必需品,但是保暖、蔽體的基本生理需求已減弱,更多是心理需求,是審美、炫耀、場景需求、從眾需求。短期內服裝消費需求數量在下降。畢竟,戴個口罩出門,穿的再漂亮給誰看呢?何況更多時間宅在家里,一套睡衣百搭。
疫情之下,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短期消費者偏好在改變,此消彼長,安全需求是排在前面的,短期內對安全防護、醫療器械、保險、食品行業消費支出增加。
短期內,對旅游、娛樂、餐飲、酒店、百貨、傳統制造業影響較大,勢必會影響消費者收入,消費者收入預期下降,用于服裝上的消費支出自然減少。
疫情結束后一個周期內,消費一般會報復性反彈,樂觀分析,服裝消費也會階段性上升,災害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消費觀,提高消費者對健康、審美、品質生活的追求。如汶川地震后,四川市場迅速成為各行各業重點搶占市場,經歷和近距離感受災難的人,更愿意消費。
對冬季庫存消化的影響
服裝的采購和銷售周期,一般是訂貨-上貨-銷貨-清貨,而庫存分為生產端庫存和流通端庫存,春節期間是冬季服裝庫存消化的重要時間節點。
庫存就是利潤,消化出去就是現金流,就是下個季度上新的采購款。
庫存的增加,會產生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降低現金周轉率,耗費人力、物力,占用倉儲,增加管理成本。庫存的折舊速度是驚人的,一年下來貨值不足原來一半。
疫情下,冬季服裝清貨“完美的”錯過春節這個時間段。保守估計,流通渠道中,2019年冬季庫存比2018年增加10%以上,而服裝行業的凈利潤率也就是10%左右。
對春裝銷售的影響
按照地域差異,春裝上新時間,一般南方1-3月,北方2-4月,對于線下渠道商而言,春裝年前基本上都上柜;對于電商而言,年前圖片已上架,也就是說庫存已經在自己的倉庫,按照中國的習俗,當年貨款基本上都是春節前結清的。
線下的營銷策劃和推廣方案早已做出來,很多營銷預算也花出去;重點做春季產品的電商,大投入的拍攝和美工費用已花出去,主推款的推廣費已投入,以天貓為例廣告費占比銷售額一般在10%—20%之間。
于線下渠道而言,2-3月份,消費者在疫情解除之前基本上是不會到實體店購物的。疫情解除之后,恐慌心理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春裝消費的黃金時間段就一個月,所以,春裝的銷售會大幅下滑。
于電商而言,疫情解除之前,和線下是同病相憐,疫情解除之后,線下市場的份額會有一部分轉到線上來,比線下日子相對好過點,但也只是“點”而已。
春裝庫存增加,間接影響秋季服裝的生產和流通,道理很簡單,秋季賣春季的庫存。
對夏裝銷售的影響
夏裝核心銷售時間是4-6月,7-8月消化庫存,從時間點看,疫情對線下渠道夏季銷售影響主要在前期,但是經濟下行期加上階段性消費者需求下降,線下渠道夏季銷售下降是一定的。
線上渠道耽擱的主要是拍攝工作,很多電商夏季產品是分批拍攝的,2月份是一個重要拍攝期。疫情之下,線下的份額會轉移到線上一部分,加上疫情后消費的報復性反彈,夏季對電商是一個利好期。
市場從來沒有像今年一樣關心復工!
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很多企業或多或少都在既有的模式和計劃中前行,疫情當前,一切計劃在巨大的變化下變形失效。
而這個階段,優秀品牌做出了及時的調整和應對方案,這個時候恰恰是最能反映經營者的靈活性和專業性的。敵人永遠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消費者需求。
應對能力,自我革新能力則是一切商業模式的核心價值。2020年,實體經濟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進入經營寒冬。但寒冬總會過去,正如莎士比亞在戲劇《暴風雨》中寫道,“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2020年無論如何。困境總會過去,而那些真正的勇者從不會因困境而退縮,反而會在困境中尋找致勝機會,成就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