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環境保護的主體,近年來,常州工業企業主動加大環保投入,謀求轉型發展,推動綠色發展,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奠定了基礎。
在旭榮針織的成品裝柜區,地面上擺放著即將發往海外的貨品,上半年旭榮針織在產量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利潤卻大大提升,達到了6000多萬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企業在環保上的舍得投入。
在旭榮針織的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為阿迪達斯、安踏等國內外知名運動品牌,趕制一批服裝面料訂單。這里的月產量達到1000噸,但空氣中并沒有刺鼻氣味。紡織印染企業在染布過程中,廢氣排放問題突出,旭榮針織專門安裝了最新型的煙氣凈化裝置。
常州旭榮針織印染有限公司染廠廠長王存山指出,尾氣經過水噴淋,還有靜電除塵這一系列的過程,把有毒有害的物質去除掉,排到空氣中的氣體都是符合環保要求的,面料是環保的,原材料、染料助劑都是通過歐洲的認證,工藝流程的設定都是環保先進的。
企業的中水回用站,每天能夠處理2200噸印染專用污水,全年可以產生回用水66萬噸。旭榮針織的污水回用工程項目建設于2013年,截至今年,旭榮針織已經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建設各項環保設施改造,目前公司正計劃投資2000多萬元,實施中水回用二期項目,進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
此外,企業在行業內還率先使用冷轉移印花技術,每年可節約用水16萬噸,減排12.8萬噸,今年年初,旭榮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2014年的時候,當政府還沒有讓我們做中水回用的時候,我們就主動作為了,當時我們做中水,一噸水還虧掉將近一塊,最近隨著環保排污費用的增加,水費用增加,我們現在做一噸水可以賺四毛三,我想告訴大家,印染行業不是真的重點污染企業,只要把水和煙氣治理好了,它這個行業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常州旭榮針織印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成說道。
同樣,常州強聲紡織有限公司也投資建設了污水處理系統、粉塵排放檢測處理系統、噪音污染防治系統等環保處理設施,每年可以節約用水30萬噸,減排12萬噸以上。近年來,強聲紡織加大了研發投入,深入研究冷染技術特性,在技術改革和穩定性上取得重大突破,大幅降低了染料消耗和能源消耗。
常州強聲紡織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各類牛仔布、斜紋布等產品,年產能力4000萬米,是優衣褲、zara等國內外品牌的重要面料供應商。今年1-7月,公司開票銷售近9000萬元,稅收268萬元。目前,總投資1400萬元的污水處理改造工程項目正在實施,完成后企業的污水處理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常州強聲紡織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錢文青透露,在環保上企業今年一年的投入是2000萬左右,從目前看,對企業來說環保投入是一個非常大的成本負擔,從長遠來講,就目前廠排水降低了30%,排氣降低了20%,工廠的成本是降低的,作為一個企業,應該肩負起社會責任感,企業對環保上的投入是永遠不會吝嗇的。
據統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241家,其中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477家。常州紡織服裝產業產業鏈完善,此前,上游的織布和下游的成衣等環節,均已實現了邊角料廢舊回收。中游最核心的紡織印染環節,大部分企業已經完成環保整治,正在進行進一步改造提升,屆時,常州紡織服裝產業將跨入“清潔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