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皮革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去年均有下滑。今年1~6月,我國規上皮革行業銷售收入5762.2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下滑2.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333.9億元,同比增長4%,回落5.1個百分點。
總體來說,上半年中國皮革行業發展穩中趨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企業數量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國規上皮革行業數為7817家,相比去年同期減少413家,縮水5%。行業分析的樣本體量變小,這就導致今年規上企業的銷售、利潤在相對值上平穩增長,但絕對值上有所下降。
二是景氣指數總體走低。1~6月,中國輕工業皮革景氣指數緩慢走低,6月份的指數為87.1,低于去年同期2.6個點,總體處于漸冷區間。其中,銷售指數與景氣指數高度趨同,6月份為87.8;利潤指數今年來起伏不定,6月份為81.5,暫時從過冷區間回升漸冷區間;出口指數6月份為94.6,處于穩定區間,但相比去年下降5.2個點。
三是銷售、利潤增速回落。今年上半年,規上皮革行業銷售收入5,76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增速回落2.3%;利潤總額333.9億元,同比增長4%,增速回落5.1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5.8%,下降0.02個百分點。
四是產量指標有所波動。上半年,規上輕革產量3.1億平方米,去年上半年規上輕革的產量為3.5億平方米。規上皮鞋產量20億雙,同比增長3.2%;規上皮革服裝產量3,213.6萬件,同比下降0.9%;規上天然毛皮服裝產量133.8萬件,同比下降6%。
五是行業出口下降。行業出口去年整體回暖,這一勢頭今年未能延續,未來的局面可能更加嚴峻。鞋和箱包占行業出口總額的90%以上,但今年以來均有下滑。鞋類出口212.6億美元,同比下降5.1%;箱包及類似容器出口130.4億美元,同比下降0.2%。
展望下半年發展,皮革行業仍然面對多重挑戰。成本高企已呈常態化,用工、原料、能源等要素價格居高不下,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懸而未決,“營改增”對于皮革企業稅收減負不及預期。另一方面,國家環保法規日趨嚴格,皮革行業長期承壓,部分地方執法實行簡單劃一,僅以停產為單一監管手段,企業生產、投資活動受限,制約行業平穩發展。
前面荊棘遍布,后面萬丈深淵。面對此形勢,中國皮革行業只有勇往直前,直面機遇與挑戰,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提高運行質效,確保行業穩中有進。(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 李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