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浙江絲綢協會蠶絲被企業信息交流與合作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和質量水平的提高,浙江省近30家蠶絲被企業代表參加,會議由浙江省絲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偉主持。
他從絲價、工業生產、出口等方面分析了2017年浙江省絲綢產業的經濟運行態勢及蠶絲被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國內絲價從2013年連續跌了三年之后從去年開始絲價連續上漲,兩年上漲了近20萬元/噸。目前絲價已經達到48萬元/噸,以上為歷史最高價。蠶繭原料成本的持續上漲對蠶絲被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帶來不利影響,造成生產成本增加抑制消費需求。須在生產管理、產品質量、市場營銷各個環節嚴格把握抓住“一帶一路”經濟戰略、G20峰會、電商營銷發展對絲綢產業和消費市場帶來的推動作用繼續保持絲綢行業平穩增長的勢頭。由于15年底開始允許海關監管代碼為0139的“用于旅游者五萬美元以下的出口小批量訂貨”到9月份2017年出口已達29.4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60.5%目前國內銷售與出口量基本相等。2017年前九個月平均出口額達3億美元但從9月份開始,海關不再將此類納入絲綢出口進行統計出口額急劇下降至1.8億美元。從整體上看一般貿易仍舊在下降但下降幅度有所減緩。絲綢服裝、領帶出口形勢嚴峻。去年同期至今浙江共生產銷售91萬條蠶絲被在統計的15家企業中17年1到10月份錢皇生產34萬條共有3家企業超過10萬條。統計到的6家能自主完成從農產品到工業產品流程的繅絲企業中,由于去年底開始實行蠶絲被企業的增值稅抵扣實際增值17%而抵扣只有13%仍存在4%的差,每噸會多收9000~10000元的稅給企業造成負擔。
浙江省紡織檢測研究院副院長樓才英在會上介紹了蠶絲被檢測中遇到的一些質量問題并提到現在市場上的低端蠶絲被遠遠多余高端。為解決這些問題浙江省將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浙江制造品牌并用質量對比的方式督促企業,明年一月開展的質量比對將抽取省外部分產品用于對比并對省內50家企業進行監督檢測,檢測重點將放在絲棉含量、壓縮回彈力和回潮率三方面。
全國絲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周穎秘書長介紹了2018年4月即將開始實施的《蠶絲綿》等9項絲綢行業標準新標中將中長絲標準放寬到25-20cm長度在5cm以下的不再被允許劃歸為短絲。此外標準殘膠率為5%,含油率優、一等品為1.5,二、三等品為1.8,含雜率保持不變。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絲專委秘書長王江波介紹了2018年4月即將在上海舉辦的“統一牽頭、統一形象、統一標識”品質消費月和絲綢營銷論壇等相關活動內容。[太陽]作為國內電商蠶絲被銷售龍頭桐鄉錢皇蠶絲被有限公司品牌部黃華駿總監從定位、開發和品類三方面介紹了錢皇絲綢近兩年的發展。蠶絲被企業要向著“新方向”發展,突破“舊思維”,開創新產品,發揚年輕新力量。從消費者角度思考,開發購買門檻低的產品類別;以做熟做精的蠶絲被品牌效應帶動內衣、嬰童、生活類真絲產品的銷售。不同于以前的宮廷貴族風格,錢皇目前致力于打造更年輕的品牌。作為蠶絲被領頭電商品牌,錢皇將進一步向真絲家居服、嬰童絲綢制品和真絲家紡等方向延伸和發展。此外與會代表還圍繞蠶絲被生產、銷售、質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通過本次會議浙江省絲綢協會蠶絲被會員企業積極交流提出了現蠶絲被行業存在的幾項問題,并討論得出了幾項建設性意見對浙江省蠶絲被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