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分會對內地12個省市200多個縣、近2000個定點農戶進行了2017棉花生長情況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月內地棉區棉花大部處于開花期,大部棉花發育偏早,但湖北、江蘇、安徽部分地區受高溫干旱的影響,發育遲緩。月內持續的高溫天氣,導致棉花落花落鈴增加;病害發生情況同去年,蟲害重于去年;總體長勢好于去年,單產持平略增。
黃河流域棉區上半月的高溫天氣和下旬的寡照不于棉花開花。上半月山西南部、陜西中南部、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連續7-15天左右的高溫天氣導致部分地區干旱,棉花植株偏小,蕾花鈴大量脫落,棉桃生長不充分相對較小,且中上部出現空果枝。下旬寡照不利于棉花干物質的積累,并導致開花數量減少;特別是月底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加重了蕾鈴的脫落。截止7月底,棉花平均每株蕾的比例為31.08%,同比減少了9.6個百分點,中上部花蕾大量脫落,花鈴相對占的比例較大,后期產量補給動力不足。7月整體看來棉花長勢差于去年,病蟲害偏輕發生但重于去年,主要是紅蜘蛛、蚜蟲和盲蝽蟓和白飛虱等.8月是棉花生長的關鍵時期,棉農正在積極管理,秋桃如果長勢好,產量也將有望提高。
長江流域棉區月內普遍出現15天左右的高溫天氣,其中江淮南部、江南大部高溫日數達25天左右,高溫天氣過程極端性強、持續時間長,且中下旬棉區大部降水量較少,晴熱高溫加劇了農田土壤失墑狀況,旱情顯現,部分地區棉花葉片出現萎蔫,落花落鈴增加,對棉花產量形成較為不利。截止7月底,棉花平均每株蕾的比例為55.91%,同比減少7.5個百分點,個別棉田,下部棉桃已接近裂鈴,中上部空果枝較多,伏桃少,秋桃潛力不大。7月高溫晴熱天氣較旱,但相對去年同期的澇災,今年棉花總體長勢好于去年,病害發生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