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5 11:16:03
喜愛網購的市民在瀏覽商品詳情頁時經常會看到賣方標注的“頂級面料、最高級、獨一無二”等字眼,昨日記者獲悉,張店的張先生從某知名網站購買了這樣一件號稱使用了“頂級面料”的皮衣,收到后卻發現這面料并不“頂級”。
記者了解到,張先生從一家名為“覺飛”的網店購買了一件皮衣,之前通過觀看賣家提供的“實拍”圖片、文字資料,覺得款式不錯、價格合適,便下了訂單。可收到貨后,張先生卻發現皮衣的用料很普通,并非像賣家在網上宣傳的使用了“頂級”面料。“什么才是頂級面料?肯定得是質量上乘的,賣家覺得好我卻不覺得,我摸著手感不好,看著也不像圖片中那么好。”正如張先生所說,在對于面料、樣式等問題上,各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在認為該網店涉嫌虛假宣傳、違反了《廣告法》相關規定后,張先生便請求工商機關核實查處,希望能按照消法的有關規定獲得“退一賠三”的補償。
在接到消費者投訴后,市工商部門執法人員立即介入調查。經核實,該網店在網頁中宣傳“頂級布料”的描述,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規定,鑒于當事人違法情節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決定不予行政處罰,并依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之規定多次組織了調解,最終達成了退還張先生貨款并賠償300元的調解協議。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與張先生遭遇同樣事情的市民大有人在,學生小蔡就曾花了不少錢買過賣家聲稱是“絕對正品、最流行”的衣物,這些商品的價格往往是真正正品的一半,或者更低。“也想過買的衣物可能不是正品,但賣家說他們有自己的進貨渠道,能保證商品質量,還能接受專柜驗貨,我就相信了。”小蔡告訴記者,此前并不知道賣家這樣屬于虛假宣傳,他在認為商品有問題時大都接受了賣家的“紅包”草草了事。
類似“最好”、“最優”、“最頂級”等詞匯在網絡平臺的宣傳廣告語中屢見不鮮,賣家打出這樣的廣告并沒有任何依據,純屬誤導消費者。我國《廣告法》對廣告中使用極限化用語已作出明確禁止規定,虛假廣告宣傳不僅違反相關法律法規,還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本報提醒廣大消費者:網購糾紛比比皆是,一定要注意賣家是否存在虛假宣傳,若發現自己的合法權益被侵害,要及時向工商部門反映。(記者 商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