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產品迎來銷售旺季。吳德富攝
家紡設計師協會展示家紡產品新工藝。陶曉宇攝
家紡布藝吸引老外眼球。吳德富攝
為期四天的2017(春季)中國輕紡城窗簾布藝軟裝展將于本月24日在中國輕紡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也是我區首次舉辦窗簾布藝軟裝展覽會。
“每年,深圳、上海等地的窗簾布藝展,輕紡城的企業都占了半壁江山,我們為什么不能跳過中間環節,把客戶直接帶到柯橋,做大做強輕紡城的窗簾布藝品牌呢?”“眾茂家紡”負責人趙君會,是這次展覽會的發起人之一,他說,輕紡城許多家紡商戶醞釀已有多年,直到去年時機成熟,才正式確定辦這次展覽。
趙君會等溫嶺商會許多商戶的這一想法,正好和輕紡城建管委不謀而合。輕紡城有那么大的窗簾布藝基地,但是,由于缺少品牌意識,很多商戶只會做產品,不會賣產品,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而另一方面,國內外還有很多客商不知道柯橋還有這么大的窗簾布藝基地。
輕紡城建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輕紡城品牌提升年,通過舉辦展覽,旨在提升輕紡城窗簾布藝產品知名度,促進輕紡城產品的品牌化,進一步打響中國輕紡城整體知名度。
跳過中間環節直接對接客商
“眾茂家紡”趙君會來自溫嶺,到柯橋已有近20年了,和他這樣在柯橋經營窗簾家紡的溫嶺籍商戶就有數百家。趙君會說,輕紡城的窗簾家紡市場是全國最大的,目前整個市場里有窗簾商戶5000多家,加上外圍市場的,約有8000家,是全國最大的窗簾商戶集聚地。
規模全國最大的同時,銷售同樣可觀。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市場窗簾窗紗銷售64.52億元,2016年銷售近90億元,同比增長30%,呈快速上升趨勢,成為輕紡市場以及紡織行業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雖然整個銷量約占全國銷量的80%——90%,但輕紡城的布商們卻看到一個現象,窗簾商戶的整體知名度不是很高,大多數商戶都是夫妻店,處在整個供應鏈前端,主要為他人提供生產,利潤也較低。而同樣經營窗簾,廣東等地的商戶通過采購柯橋的產品并再包裝,輕松取得豐厚的回報。
舉辦窗簾展可以減少中間環節,把終端客商引入到柯橋,提高窗簾商戶生產利潤。這成了許多參展企業最直接的愿望。
據展覽會籌委會介紹,這次展覽共有160余家優質窗簾布藝企業參展,共設展覽面積1.5萬多平方米,擁有200多個展位,據測算,屆時將會有3萬多客商前來惠顧。
鯰魚效應激發商戶更時尚
首屆中國輕紡城窗簾布藝軟裝展也吸引了其他產業集聚地的許多優質展商,有業內人士說,這一定程度上將給輕紡城帶來鯰魚效應。
趙君會說,輕紡城的窗簾布商,大多是夫妻店,有一些布商極少走出去,現在在家門口辦展效果就不一樣了,將給輕紡城帶來時尚的資訊和全新的經營理念,沖擊他們一成不變的思想觀念,迫使他們創新、提升。
雖然近幾年來,商戶在自主創新方面意識已經有所加強,但不少商戶還停留在仿制的初級階段,尤其是窗簾底布等工藝較為復雜的,主要依靠仿造,真正原創的還是少數。仿制一定程度上導致低價競爭,產品時尚度不足,也使發展遇到瓶頸。
記者了解到,專業展覽的舉辦,可以帶來大量、豐富、前沿的信息,這一切,對當地的產業將會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早年,柯橋不少布商,正是通過參展、觀展,從中領悟到企業發展的方向,從而實現自身的升級。
通過窗簾布藝展覽的舉辦,讓商戶看到流行趨勢,發現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途徑,激勵他們自我突破,通過加強產品設計、包裝、運作,提升發展。
抱團發展提升區域整體品牌
紅山芋、昌達……其實,輕紡城已經有不少知名的窗簾布藝品牌,許多窗簾布藝公司,擁有從面料開發、設計到生產及成品包裝、銷售等一條龍的產業鏈,具有較強競爭力。但是,在整個輕紡城市場中,這樣的企業占比較少。因此,在不少客商心目中,輕紡城窗簾家紡產品整體處在中低端。
通過細分展覽,在辦紡博會之前,先行舉辦專業的窗簾布藝展覽,把一些優秀的窗簾家紡企業集聚起來,既可以為優勢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也可以打響輕紡城窗簾布藝區域品牌,扭轉客商對輕紡城產品的整體形象。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面料這樣的中間產品,窗簾家紡更靠近成品,更適合塑造品牌,通過展覽,可以引導柯橋紡織產業向服裝布藝家紡等產業鏈終端深化,做大做強創意產業,建設時尚柯橋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這次展覽會上,主辦方輕紡城建管委還推出“十大窗簾布藝”品牌表彰活動,旨在通過行業標桿的塑造,引領更多的企業升級。“其實,柯橋的產業鏈比較完善,通過舉辦展覽激勵、引導一下,可以促進那些夫妻店們自我突破,在供應鏈建設、品牌知名度上有所提升。”輕紡城建管委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使首屆窗簾布藝軟裝展取得良好的成效,籌備會還組建專業的推介團隊,同時推出諸多配套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輕紡城已經建起了從窗簾、布藝、軟裝的研發、設計、生產、貿易、安裝、服務等完善的產業鏈,希望通過展覽,把輕紡城窗簾布藝軟裝這一經典產業品牌一炮打響。
(本報記者 陶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