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身邊“動起來”的人爆發式增長。百度年度健身熱詞顯示,大家最關心的第一熱詞是“馬甲線”,而早就火起來的“長跑”則名列第三。人們對于健身,已然開始追求更為時尚的方式。也是這一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出臺,體育作為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一種重要手段被列了出來,全民健身的“國家戰略”地位再次凸顯。
伴隨著健身潮的到來,人們不僅把健身當成了一種潮流,同時也把穿著運動服飾、運動鞋當成了一種潮流。走在大街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不論是衣著時尚還是商務范兒十足的都市男女,他們的腳上或許就踩著一雙運動鞋。當運動成為一種時尚,不僅帶動了傳統品牌的復蘇,同時也帶熱了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
政策引導消費觀念轉變
隨著國內體育產業的興起以及全民運動熱潮的瘋狂擴張,我國已經從“關注”體育演變到“參與”體育產業發展進程中。并且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申辦,體育產業已被提升為國家戰略且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驅動力,體育產業和體育消費在未來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支柱。
據悉,2016年5月發布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已明確提出在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速度將明顯快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體育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將達到1%,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比也將超過30%。在此政策紅利下,體育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同時,全民健身熱也越發高漲。
從消費模式來看,“千禧一代”的消費觀念已經開始影響社會的所有環節,催生新的消費增長點。過去幾個月一直都在爭論運動品牌會不會不再是一個全球時尚趨勢發展的熱點;但是在中國,看起來消費者對運動品牌的需求似乎還是非常高漲。根據支付寶賬單統計,去年,戶外運動消費有大幅度增長。90后張小姐對記者表示,現在她們已經把穿著運動鞋、瑜伽褲等運動服飾出門當成了一種時尚,她們也更愿意為生活買單,愿意為文化附加值買單。
業內人士表示,生活方式這個詞是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的一個字眼。以前他們不敢穿瑜伽褲走在大街上,現在卻越來越普遍,因為運動已經成了他們每天工作之余放松的一種方式。
從當前的市場走向來看,現在很多公司不再與“休閑”這個概念搭邊,根據Fast Company 2017年的趨勢預測,原因是:這個詞指的是那些為了好看才穿運動服的,而不是為了運動。
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在去年就預測中國運動市場將在2020年超過奢侈品市場,總貢獻將高達426億美元。隨著中國政府為冬運會做準備,鼓勵運動品牌的發展,中國消費者將對舒適運動型的服飾保持較高熱情。
本土運動品牌總體向好
受益于體育用品明顯的消費升級,NIKE、Adidas去年在內地的銷售呈現出雙位數的成長,代工的端裕元集團中期凈利同比增長18.28%,其主要客戶為NKIE、Adidas、Reebok和NewBalance。
從Adidas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可以看到,銷售額和凈利潤均實現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15%至3.87億歐元,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77億歐元。在2016年前九個月大中華區銷售額達22.69億歐元,同比增長22%,剔除匯率因素影響,同比增長28%。根據匯豐銀行與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14年末Adidas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增長4個百分點至12%。
再來看本土運動品牌,在最新發布的2016國內上市服裝集團市值百強排行榜中,安踏體育躍居市值第二位,國內運動品牌在國家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等利好政策的支持下,股票表現也呈上升態勢。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2017年第二季度訂貨會今年9月結束,按批發價值計算的訂單金額取得單位數升幅。與此同時,2016年第三季度,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與2015年同期比較取得低雙位數升幅,非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與2015年同期比較增長70%左右。目前安踏旗下的非安踏品牌主要有FILA、DESCENTE和NBA,其中增速主要是由FILA貢獻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FILA店共有687家,店鋪數量預計保持10%左右的增長。并且在2016年“雙11”當天,安踏集團電商以同比增長超100%的銷售業績再創新高。
其實,在2015年全年業績報告中,依靠多品牌精準定位的市場策略下,安踏體育營收首次突破人民幣100億元,達111.26億元,成為中國首家進入百億俱樂部的運動品牌。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曾多次強調,在體育用品市場不斷細分的大背景下,用多個品牌覆蓋細分市場,讓安踏有了和國際巨頭抗衡的能力,安踏將通過品牌合作及收購等形式實現“多品牌”。
與此同時,在361°集團2016年度第三季度營運概要中指出,根據3509間持續營運超過24個月的門店樣本數據統計,361°主品牌于2016年第三季度的同店銷售同比增長7.3%,平均零售折扣與上季度持平為25%、渠道存貨比為4.2倍,零售終端的基本面持續維持健康、穩健的運營。
據了解,361°第三季度同店銷售得以保持高單位數增長主要得益于其專注優化門店結構、提升品牌影響力,以及提升門店銷售效益。361°通過擴大終端零售門店鏈接EPOS系統,實時獲取終端門店數據,保持良性的渠道存貨比。
然而就現有消費水平來看,中國消費者人均年運動消費還處在相對偏低的水平上。根據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發布的《2014年6至69歲人群體育健身活動和體質狀況抽測調查結果》顯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中,有68.1%的人進行過體育消費,人均年運動消費水平為645元。中國人均年運動消費水平雖較2014年增長了8.8%,但相較美國人均年運動消費3800元以及日本人均1200元的消費水平仍相對偏低。根據羅蘭貝格預測顯示,未來國內人均年運動消費每增長100元,就將為中國體育運動用品產業帶來近1400億元的市場空間。
盈石集團研究中心認為,無論是從運動人群還是人均消費的角度來說,中國運動消費都是一個欣欣向榮且潛力巨大的市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運動消費目前多集中在體育服飾、裝備等制造業上,而健身休閑、場館服務、中介培訓等體育服務業態因缺乏有效供給而發展較為遲緩。因此在未來,中國運動消費市場應多注重體育服務業的發展,改變體育服務業占比相對偏低的現狀,將為運動消費市場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內運動品牌開始由只注重門店數量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轉變為注重消費體驗、店鋪坪效的經營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及服務,提高停留購物時間,進而增強店鋪的集客能力。
運動品牌精細化發展
人們在政策引導、生活態度觀念轉變的情況下,對于運動的熱情愈發高漲。那么,在未來運動品牌將會呈現出怎樣的一種趨勢?
首先是呈精細化發展。根據盈石集團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中國兒童消費市場規模已接近4.5萬億元,預計在未來5年,兒童消費總額年增速將有望突破20%,因此各大運動品牌也開始搶灘兒童市場。據361°品牌2015財年年報顯示,2015年童裝品牌已擁有2350家門店,門店數量在5年內保持平均20%的增長。同時,童裝產品收益同比上浮16%至5.89億元,占集團所有收益的13.2%。而安踏作為國內運動品牌中第一家涉足兒童運動市場的品牌,門店數量也呈逐年遞增趨勢,在2015年達到1458家門店。Adidas也表示,鑒于中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公司未來將重點關注兒童運動服飾。
其次,根據羅蘭貝格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間,國內外運動品牌在女性體育用品市場的銷售額穩步提升,平均復合增長率大約在17%,而目前女性體育用品只占包括男性和女性體育用品在內總額的35%左右,提升空間較大。
第三,各大運動品牌也搭上高科技的順風車,盈石集團研究中心認為,運動品牌與高科技的搭配融合,不僅能幫助消費者實現更好的運動體驗,也可通過記錄消費者的產品使用情況以及收集相關數據,來分析消費者的運動習慣及偏好,以此來給自身產品增加功能及吸引力,成為保證產品銷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據了解,運動品牌UnderArmour就給自己貼了一個“智能穿戴科技廠商”的新標簽。近日,它在CES上展出了智能運動鞋,還推出了旗下首款助眠的“運動恢復睡衣”,并配合著還發布了手機APP更新。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健身中心等運動場所正在進駐購物中心,吸引中高端消費人群,根據新一線城市研究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普通連鎖健身房的年卡費用一般在4000元左右。因此對于購物中心而言,健身中心的入駐可以豐富運動休閑類業態,還可以聚集中高端消費人群,帶來更多的客流量。
盈石集團研究中心表示,購物中心與室內運動館的聯手,為商業場所帶來全新體驗業態,不僅可以緩解同質化問題,也通過一些增值服務提升消費者對運動業態和購物中心的忠誠度。“在過去體育業態多以獨立店鋪的模式出現在購物中心,隨著消費者消費需求的升級,體育與商業也探索出新的合作模式,即體育商業綜合體。由運動引發的社交、購物、餐飲、娛樂等需求在日益增加,而這與購物中心所提供的服務相吻合。由此,體育運動與購物中心形成聯動效應,將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感官體驗,也串聯起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運動品牌未來發展趨勢
●首先呈現出精細化發展趨勢,根據盈石集團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中國兒童消費市場規模已接近4.5萬億元,預計在未來5年,兒童消費總額年增速將有望突破20%,因此各大運動品牌也開始搶灘兒童市場。
●其次,根據羅蘭貝格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間,國內外運動品牌在女性體育用品市場的銷售額穩步提升,平均復合增長率大約在17%,而目前女性體育用品只占包括男性和女性體育用品在內總額的35%左右,提升空間較大。
●第三,各大運動品牌也搭上高科技的順風車,盈石集團研究中心認為,運動品牌與高科技的搭配融合,不僅能幫助消費者實現更好的運動體驗,也可通過記錄消費者的產品使用情況來收集相關數據。(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