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南、山東、湖北等地貿易商反映,目前內地庫2016年度新疆長絨棉137、237、336級的報價集中在21700-22000元/噸、20500-20800元/噸、19600-20000元/噸(毛重),既沒有隨鄭棉主力合約強勁反彈而試探性上漲,也沒有隨籽棉收購價的進一步下跌而下調。
由于缺少紡織廠、貿易商采購量的支撐,棉花加工企業抗跌的信心并不強。一方面2016年度國內長絨棉產量較大幅度增長,而消費持穩甚至回落給棉企持續壓力,但過高的皮棉成本使軋花廠又不甘心虧損出局,面對7.30-7.45元/公斤(31-32%衣分)的籽棉收購價格,阿瓦提部分軋花廠高掛免戰牌;另一方面中國買家簽約2016度SJV PIMA、埃及長絨棉的數量較2015年度同期增加,而且預計2-4月份集中抵港、交貨;再者2017年澳棉不僅種植面積、產量大幅增長,而且部分棉花可以有效代替長絨棉使用。
10月中旬以來,國產長絨棉行情“反彈少,下跌多”,137級長絨棉價格重心從22200-22500元/噸回落至22000元/噸以下,與棉花加工企業一道被“套”的還有部分內地棉花經營商,將財務成本、倉儲費用等計算在內,虧損額度一般在300-500元/噸。2017年上半年的長絨棉市場仍不被看好、悲觀的氣氛卻比較濃。
河南某大型棉企表示,1-3月份國內紡企JC50S及以上支數棉紗的訂單量不大,主要以老客戶為主,高支坯布、面料和服裝以向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出口居多,但出于對中美貿易戰的擔憂、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及東南亞國家訂單替代能力提升等原因,高支紗產銷遭遇較為明顯的壓力。該公司采購的3000噸阿瓦提長絨棉計劃3月底前全部移庫至河南、江蘇、山東消費區(疆內監管庫直接成本已至20500-20800元/噸),只要有利潤、不虧損就全力出貨,爭取早點實現資金回籠,貸款雙結零。(中國紡織網)